2018年9月15日——16日,第十届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IFRA)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的国际性学术大会,也是风湿关节炎专病领域国际性、专业化、学术性饕餮大宴。
自2009年首届论坛,类风湿关节炎国际论坛至今已举办九届,前七届均在北京举行,大会由栗占国教授、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风湿病学教授L. Klareskog 教授、日本东京大学K. Yamamoto教授共同担任主席。随着会议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2016年第八届在日本东京举行,而2017年第九届则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2018年第十届,论坛再次回到长城脚下的北京。
本届继续秉承“聚焦进展、注重临床、共享规范”的主题,凝聚国际国内专家进行高水平交流,来自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瑞典、香港、澳门、台地区及内地的专家齐聚一堂,如:K. Yamamoto、J Smolen、L. Liu、C.S. Lau、K. Mankia、M. Holers、C. Pitzalis、G. Schett、X.Y. Wang、S.A. Haqt、P.J. Jakobsson等专家。据统计,本次论坛与会者达600多人,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七成以上。
国内外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专家从类风湿关节炎免疫、遗传、预防、临床评估、药物反应、国际指南解读、中西医治疗等方面对国际前沿的新思想、新机制、新措施等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更好地理解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机制、诊治方案,以及对免疫、炎症、分子遗传等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进行学术碰撞,促进中国风湿免疫学界与国际同行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提高风湿免疫性疾病诊疗水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患了类风湿关节炎,最重要的是坚持长期治疗用药,坚持复诊和监测!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及骨质侵袭破坏为特征的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专家重点解读其诊断标准及治疗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