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良好,满意生活现状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身影出现在城市的各行各业,这些新移民用双手正在快速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过去,外来务工者工这个数以亿计的特殊、庞大群体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却大多面临生活窘迫,食宿条件极为恶劣的艰难处境。
但是,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外来务工者表示可以接受现在的生活质量,八成外来务工人员对居住条件表示能够接受,大部分的外来务工者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可以接受的。50%的人表示“一般”,19%的人甚至表示“满意”,只有6%的人表示“非常不满意”。
生活满意度,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外来务工者生活幸福的主要源泉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这显然与社会改革状况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者收入也有所增长,国家对农村的教育、医疗、保障、环境和转移支付大量增加,对外劳务工者家庭也保持了更好的稳定。
相比之下,当问到“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时,有24%的人表示是休闲娱乐运动。可见,现代外来务工者不仅仅有物质要求,还开始追求精神享受。随着基础物质要求得到满足,外来务工者也有享受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他们也进行其它的文化消费。
同时,外来务工者的心理状况也表现良好,七成多的外来务工人员表示近期心情不错,其中20%的人觉得心情很好。22%的外来务工人员觉得心情有些焦虑、烦躁,只有3%的人表示最近心情很差。
参与调查的专家分析说,外来务工者工进入城市后,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由于劳动时间长,工作条件较差,工资低等诸多实际困难,心理困扰也随之而来。不少外来务工者工存在自卑、失落、压抑和缺乏归属感等负面心理问题。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力推动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如2002年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2006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由卫生部等19个部委和单位组成“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精神卫生工作的多部门协调和合作。针对外来务工者工这个庞大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健康教育协会组织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曾专门撰写了外来务工者工心理健康读本《托起一样的天空》,在全社会的参与和关心下,外来务工者越来越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