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范志红:催熟剂不影响人体健康 民众切勿过度恐慌

2011-08-12 17:28: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水果添加催熟剂事件最近被炒得沸沸扬扬,催熟剂究竟有没有害?39健康网连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她表示部分水果运输必须要使用催熟剂乙烯利,催熟剂的应用剂量很低,而且有效成分是气体,会挥发掉,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大家切勿听信谣言、过度恐慌。

  香蕉远途销售须用催熟剂

  全世界都使用相同的技术

范志红:催熟剂不影响人体健康 民众切勿过度恐慌

  范志红教授告诉39健康网,催熟剂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全世界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水果本来应当在充分成熟之后才应当采摘下来,吃自然成熟的水果是最为美味的。不过遗憾的是,一旦水果完全成熟,就会质地变软,很难长途运输,而且极其容易腐烂。比如说,已经变黄成熟的香蕉,即便放在家里不动,贮藏期也只有三四天时间,要装箱长途运输,必然被压烂变质。可是,目前全国人民都想要吃海南所产的香蕉,供应给全国各地,要运输三四千公里的距离,如果等到香蕉成熟之后再采摘,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想让香蕉能“承受”长途运输,只能在它长到足够大小,但质地尚硬,还未变黄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下来。对果把上的伤口,还要进行消毒处理。但是,生的香蕉口感太硬,而且十分涩口,难以下咽。所以,运到目的地之后,又必须使用乙烯利这种催熟剂,让香蕉在两三天内成熟,才能放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实际上,乙烯利的唯一作用,就是在水中释放出乙烯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植物成熟的天然信号。

  我国古代就已经知道,在屋里燃香,能促进水果的熟化。这正是因为,燃烧时会放出微量的乙烯气体。把水果放在灶台上,也会因为天然气或煤燃烧时产生微量乙烯而提前成熟。在1935年,植物生理学家首次证明,乙烯是一种植物当中天然存在的激素类物质,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植物的成熟和衰老。如果把熟水果和生水果放在一起并用塑料袋密封,生水果就会很快成熟,这正是因为熟水果自己就会放出乙烯。然而气体使用起来很难操作,故而人类合成了“乙烯利”这种物质作为催熟剂,它只要溶在水中就会分解,放出乙烯气体,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果农对不能自然成熟的大棚瓜果,还有远途运输而来的香蕉、芒果使用的催熟剂,即乙烯利,和成熟水果自然释放的乙烯是一样的,只不过使用更方便,并可以缩短催熟所需要的时间。

  我们在超市里经常能看到国外进口的水果,或者产自海南、广东的热带水果,这些水果都必须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实现供应。它们让北方的老百姓享受到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甚至是异国的口味。如果没有乙烯利的技术支持,很难想象我们能够吃到运输这么长的距离的水果。

  范教授对39健康网强调,世界各国多种需要长途运输的水果都会在销售前使用催熟剂处理,不是只有我国才使用。

  催熟剂不影响健康 一般不过量添加

  长期吃使用催熟剂的水果也无害

  很多人怀疑催熟剂对人体有害。范志红教授告诉39健康网,催熟剂的添加浓度是很低的,而且有效物质是乙烯气体,消费者吃乙烯利处理过的水果对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乙烯利在水中已经分解变成乙烯,多余的乙烯挥发到空气当中,并不会在水果中残留。世界各国都采用同样的催熟技术,几十年来还从未出现危害健康的案例。有人以为水果催熟剂会让孩子提前发育,这完全是一种谣传。使女孩提前发育的激素是雌激素,和乙烯风马牛不相及。少吃香蕉并不能解决提前发育的问题,控制肉类和脂肪摄入量、避免儿童肥胖,对于预防孩子提前发育更有意义。

  至于不少39健康网网友担心催熟剂会被过量添加,范志红教授表示,一般来讲,果农不会过量添加催熟剂,因为催熟剂也需要成本。明明很低很低的剂量就能达到催熟水果的效果,过量添加既增加了成本,对水果也没有额外好处,对果农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再说,多余的乙烯会挥发到大气当中,人们无需忧虑。

  由于乙烯对果实有催熟作用,我们在家庭中可以利用这个道理,吃到更美味的水果。比如说,市售的猕猴桃通常是硬的,还没有充分成熟。我们先买来通体坚硬、没有任何软化和伤害的国产猕猴桃,把它和成熟的苹果、桃子装在一个密闭的塑料袋里,扎紧袋口。由于成熟的水果会释放出浓度很低的乙烯,能催熟猕猴桃。等到猕猴桃的基部不再梆硬,按的时候微有软感,就可以取出来食用了。这时候的猕猴桃酸甜可口,非常美味,不逊色于进口猕猴桃。催熟过程大概需要3-5天的时间。

  吃水果应该吃成熟的

  生水果和成熟水果营养价值有区别

  网上流传说“反季水果里,特别甜,长得很标致的一般都用过催熟剂”。范教授不这样认为,因为“反季水果”可能是从国外或外地运输来的水果,所以成熟时间与当地产的水果略有出入。但是从全年来看,各地水果都有自己的成熟期,大家只要稍加了解,就能知道不同的季节,哪些水果是应季,哪些是所谓的反季节。

  她对39健康网补充道,在六七成熟时采摘,然后使用催熟剂催熟的水果,与在树上成熟,没使用催熟剂的水果相比,从食用品质来说,肯定是在树上成熟的水果更美味。因为在树上成熟,一直都接受树根和树叶送来的营养,产生的糖分含量更高,香气更浓郁。不过,问题在于,为了吃树上成熟的香蕉,就要飞到海南岛去,这成本未免也太高了一些。既然想吃到远方的水果,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哪怕是未成熟时采摘,到了销售地再催熟,总比吃不到要好一些。

  那么,如果心理上拒绝催熟剂,是否可以直接吃远途运来的生水果呢?从营养价值来说,生的水果也有它的优势。比如,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水果中的抗化物质含量较高,维生素C含量也较高。全熟之后,其中的单宁等多酚类物质含量会大大下降,维生素C含量也会下降。然而,这样的水果青、涩、酸、硬,口感不甜,谁会愿意去吃它呢?

  同时,抗氧化物质含量高,也未必肯定有利于健康。因为单宁类物质和过多的有机酸会对肠有刺激。单宁类物质会使口腔和消化道粘膜的蛋白质凝固,令人感觉味道酸涩,这也是为何说“水果不能饭前吃”的原因之一。

  相反,虽然成熟的水果碳氧化物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都比生水果略低,但是胡萝卜素含量比生水果高,而且糖分较多,味道好,对消化吸收有好处,不会刺激肠。哪怕是催熟的水果,也比完全青涩的水果好吃多了。

  范教授告诉39健康网,总体来讲,不管从口感还是从营养价值来考虑,人们都应该选择成熟水果。能飞到产地去,吃到树上成熟的水果固然好,做不到这一点,吃催熟的水果也不必抱怨。

  多动脑筋 相信科学

  切勿听信谣言 过度恐慌

  很多39健康网网友可能对催熟剂不了解,但是没有采取查询科技资料、百科全书等方式来获取相关的科学知识,也不愿意相信农业部专家的回应,跟着别人传播谣言,或因过度恐慌而拒绝营养丰富的水果,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比如,2009年的时候就有谣言称“水果催熟剂会导致儿童早熟”,医学专家和农业专家均已多次辟谣,但是现在还能听到这样的谣言。范志红教授表示,有关早熟的国内外研究很多,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水果催熟与此有关。

  范志红教授建议39健康网网友,首先要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食物是安全的,就像相信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善良的一样。当有疑问的时候,最好从可靠途径多学习相关知识,听取农业部、卫生部相关科学家的意见,不能一味排斥专家的说法,盲目听信谣言。每一种天然食物都含有对人有益的成分。只要我们吃的数量、比例合适,它们就能为人体健康发挥作用。与在餐桌上怀疑、畏惧、纠结的心情相比,高高兴兴地享用食物,不是对身体健康更好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宋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