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一抹’就变红,黄瓜‘一抹’就变粗”,日前据媒体报道,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菜农为令蔬果提前上市,在未成熟的蔬果抹上催熟剂乙烯利等催熟,引发人们新一轮的担忧。瓜菜是否浑身是“药”?催熟剂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危害?39健康网揭秘蔬果催熟剂。[查看催熟剂报道详情]
“西红柿‘一抹’就变红,黄瓜‘一抹’就变粗”,日前据媒体报道,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菜农为令蔬果提前上市,在未成熟的蔬果抹上催熟剂乙烯利等催熟,引发人们新一轮的担忧。瓜菜是否浑身是“药”?催熟剂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危害?39健康网揭秘蔬果催熟剂。[查看催熟剂报道详情]
外表红彤彤的西红柿,捏起来硬邦邦的,切开后籽是绿的,吃起来像是没长熟;黄瓜通身碧绿带刺,“身板”笔直,顶上还有一朵小黄花……在山东、安徽、江苏等地,这些蔬菜不少是在还没有成熟时被抹上“催熟剂”,提前上市,进入百姓餐桌的。令人担忧的是,催熟剂是否可以随意使用,到底有没有害,有关部门竟给不出明确说法。[详细]
农业部药检所副所长顾宝根说:“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在蔬菜、水果上对人的健康没有影响,消费者不必恐慌。”他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用量一般都很低。比如催熟剂,现在国家标准规定的使用剂量,留出了足够的安全空间。我们做过实验,将这一标准放大100倍,依然对人体健康安全。即便是使用催熟剂的西红柿,一个人一天吃30公斤,摄入的催熟剂剂量都不会对健康有害。[详细]
全世界广泛应用催熟剂乙烯利:世界各国多种需要长途运输的水果都会在销售前使用催熟剂处理,不是只有我国才使用。
果农对不能自然成熟的大棚瓜果,还有远途运输而来的香蕉、芒果使用的催熟剂,即乙烯利,和成熟水果自然释放的乙烯是一样的,只不过使用更方便,并可以缩短催熟所需要的时间。[详细]
长期吃使用催熟剂的水果也无害:催熟剂的添加浓度很低,而且有效物质是乙烯气体,消费者吃催熟的水果对健康不会有任何影响。
一般果农不会过量添加催熟剂,因为催熟剂也需要成本。过量添加既增加了成本,对水果也没有额外好处,对果农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多余的乙烯会挥发到大气当中,人们无需忧虑。[详细]
吃水果应该吃成熟的:虽然成熟的水果碳氧化物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比生水果略低,但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糖分较多,味道好,对消化吸收有好处。哪怕是催熟的水果,也比完全青涩的水果好吃多了。[详细]
只有部分作物有限使用催熟剂: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周普国说,俗称的催熟剂、膨大剂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属于农药范畴。
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说,目前,我国登记使用的3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应用于矮化小麦、棉花、水稻的植株,防止倒伏和徒长,控制荔枝和龙眼等果树树梢生长过快,增强葡萄等园艺作物苗木繁育的成活率。香蕉、芒果等因长途运输,也需要使用。[详细]
一瓶乙烯利催熟过万斤香蕉: 不少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批发档口的老板向记者表示,会使用催熟剂进行水果催熟,但会很慎重地使用。
一家香蕉批发档口的老板表示,只要催熟剂用得熟练,只需两三天青涩的香蕉即可变身黄熟,卖相甚佳。“一瓶乙烯利二十几元,可以催熟几万斤香蕉,方便好用。”档主们抱怨媒体近日对催熟剂的报道:“现在媒体报道太多,香蕉不好卖,才一块二一斤,生意也不好做。”[详细]
催熟剂过量渗透会有不良影响: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认为,乙烯利不是食品添加剂,它作为一种农药残留存在果体内,会对食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各国对乙烯利残留量都有限制性规定,比如我国规定,在芒果等一些热带及亚热带水果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不能超过2毫克/公斤,而催熟的果皮不得食用。李炎呼吁,有关部门应当对果农以及流通等环节的从业人员,加强必要的指导和培训加强监管工作。[详细]
催熟剂主要使用在销售环节:在广州,乙烯利、绿直灵等催熟剂售卖并不多,购买量也不大,应用品种也比较有限,主要是用在较难运输的香蕉、芒果上等。
广州市场使用催熟剂较多的是香蕉、芒果和木瓜。香蕉本地生产较多,芒果主要来自外省,木瓜一半来自外省,要经过长途运输。广州市场的番茄,5~10月份间出现在市场上的,基本来自外省,其他月份出现在市场上的,一半来自外省。此外,瓜类比较普遍使用催熟剂,而广州地区菜农主要种植叶菜类,瓜类主要是从外地运来。[详细]
编辑点评:催熟剂按国家标准使用,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全世界农业生产都使用催熟剂乙烯利这种技术。国家对催熟剂使用的相关标准尚未健全,特别是在蔬菜水果流通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必要的指导、培训和监管。因过度恐慌而拒绝营养丰富的水果,是不可取的。
根据国家规定,乙烯利在番茄(西红柿)、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棉籽三类食物最大残留限量不能超过2mg/kg。为加快催熟效果,39健康网编辑在咨询农药销售人员后,以常用的1:200作为最低浓度,1:100为中等浓度,1:10为最高浓度。在本次实验中,A组为经过1:10浓度药液浸泡的蔬果,B组为1:100,C组为1:200,D组为没经过催熟剂浸泡的蔬果。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但食品监管的盲点却是令人担忧难止。见利忘义者大量且不规范使用催熟剂,为食品安全留下深深的隐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催熟剂为何难以进入监管者的视线呢?[详细]
监管部门必须提高执法水平和手段对于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查评估,一方面要建立修改完善食品标准,另一方面要主动接受群众的质疑和媒体的监督,变被动执法为主动介入,才能牢牢掌握市场监管的主动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