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食韭则香”。4月是食用韭菜的好时节,然而,青岛市日前却出现了“毒韭菜”导致市民中毒的事件。记者上午从京城部分批发市场获悉,目前在北京销售的韭菜大都来自河北博野县,并没有青岛韭菜流入,市民可以放心食用。
事件 青岛销毁“毒韭菜”
4月1日开始,青岛市的部分医院就陆续接到一些食用韭菜后中毒的市民,他们都是食用韭菜后出现头疼、恶心、腹泻等症状,经医院检查,属于有机磷中毒,也就是说韭菜上的残余农药严重超标导致中毒。之后,青岛市工商局调查发现这些“毒韭菜”主要来自山东潍坊市的高密夏庄镇、河崖镇及潍坊市寿光稻田镇等地,销售渠道全部是在早市、夜市上。截至4月9日,青岛市工商局已销毁1930公斤问题韭菜,并全部禁止韭菜进入销售市场。
调查 北京韭菜无超标现象
青岛的“毒韭菜”会不会影响到北京市民的餐桌安全?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发地市场韭菜的产地基本以河北为主,从今年春节起,新发地市场专门同河北博野县签署了“特供”协议,每天有50吨的大棚韭菜驰援北京,以保证市场的韭菜供应。这个地方的韭菜并未发生农药超标现象,所以不会对市场上的韭菜带来影响。截至目前,新发地普通韭菜的批发价格较为稳定,大概在6角到8角一斤。
把关 快速检测车进驻市场
农业专家告诉记者,当前,受季节变换以及气温升高影响,蔬菜病虫害进入到了多发期,菜农用药频率和用药量逐渐加大,尤其是叶菜类的蔬菜,包括菠菜、韭菜、香菜等,更容易出现农药超标现象。
根据相关规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都有自己的检测中心,定期对市场内经营的农产品进行检测。新发地市场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今年还引入了24小时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车,直接进驻市场,每天能抽检1200个样品。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陈孟基)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食品安全标准是对食品中各种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因素进行控制的技术法规。《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的范围,并对其定性为“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