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的膳食指南里有这么一条:烹调油:不超过25克;怎样理解这健康饮食标准?又怎样量化到每天家里的餐桌上呢?请留意营养师的指点吧。
油吃多了有害,人体不摄入脂肪也不行,因为它要给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能量,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质。
营养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能量来源于脂肪。只是脂肪摄入要适当,不能过量。改变烹饪———少煎炸炒多蒸煮炖
如何让做出来的菜既好吃,又健康呢?营养师认为,只要调整或改变烹调方式,就能减少油的用量。我国目前绝大部分家庭烹饪以炒菜为主,这样自然要比白灼、炖菜费油。所以,要降低吃油量,首先应改变烹饪的方式。
一是尽量避免煎、炸,多吃清蒸、水煮、生拌的菜,不仅用油少,还能保持原材料的原汁原味,在这点上应该多向广东人和日本人学习。不妨在每餐当中只做一个炒菜,配以一个炖煮菜和一个凉拌菜;二是日常用餐要做到膳食平衡,如果很难改变用油多的习惯,可以在用餐时做到用油多的菜和清淡的菜都要有,或者用糖醋、椒盐等烹调手段调节油的摄入量;
三,不妨改用不粘炊具。因为不粘炊具炒菜时不容易粘锅,不仅可以减少食用油的用量,同时还可以保证油温不会过高,减少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破坏,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也较少。总量控制———多种植物油更换食用
一般来说,三口之家5升量的一桶油,至少要食用两个月。
经烹调油烹制的食物不仅由生变熟,改善口味,还能促进食欲和增加饱腹感,是提供人体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用油主要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性脂肪。二者所含脂肪酸种类不同,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说,动物性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应该少吃。在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多种植物油中,由于各有其特点,应常更换食用,而总量也不宜过多。减油烹菜实例———无油汆鱼片和煎鸡肉
无油生汆鱼片: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把菜做得少用油或不用油。例如,生汆鱼片这一道菜,几乎不沾一点油,但口味丝毫不逊色。先将青椒打成汁备用。然后把鱼去皮切成薄片,加蛋清、芡粉及少量盐和味精搅拌;锅里加水,倒入鱼骨头、鱼皮,待水煮沸后,捞出;把鱼片放进沸水中汆烫,一熟即马上捞起装盘。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青椒汁加热后淋到鱼片上,加点葱丝、生姜丝即可。鱼片滑嫩,口感微辣,还带点青草香,最关键的是,它几乎和油“绝缘”。
不粘锅里煎鸡肉:可直接把鸡胸肉大片放在不粘锅里用小火慢慢煎,不放一滴油,也不用放任何调料,可放少许盐,或最多放一点点香料如葱花、蒜蓉等。因为鸡肉的含油量已很大,所以慢慢煎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油。待鸡肉煎到两面焦黄就可以了,这时的鸡肉已经完全高温煎透,完全是一种煎鸡蛋的香气。
煎好的鸡肉可以直接蘸佐料吃,或者是切成条和蔬菜一起做沙拉,也可和各种蔬菜放在一起卷一张薄饼做成鸡肉卷。
其他热点新闻链接:
(实习编辑:冼雪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的健康资讯门户网站,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医疗保健类网站杰出代表,荣获中国标杆品牌称号。提供最专业、完善的健康信息服务,包括疾病,保健,健康新闻,专家咨询,病友论坛,男科,妇科,育儿,性爱,心理,整形,减肥,药品,急救,中医,美容,饮食,健身,医院查询,医生查询,疾病查询,药品查询,疾病自测等频道。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