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北京市属20家提供急诊服务的三甲医院,统一实施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简称“急诊分级”),将会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就诊优先级,这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省市以政府文件推动“急诊分级”。
根据《市属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施行)》,按照“急重优先”的原则,对就诊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区分“濒危、危重、急症、非急症1-4级分级管理,合理安排患者就诊顺序,优先处理较重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拥有“插队权”。
患者是否接受、分诊如何做到科学,真正为需要的患者“争分夺秒”……这些都是北京“急诊分级”需要回答的问题。
实施医院:诊疗秩序平稳
根据北京市医管局统计数据显示,市属20家开设急诊的医院中2012-2013年急诊量为年均200万人次,2014-2015年为年均210万人次,2016-2018年达到了年均235万人次。有调查显示,在急诊就诊的患者中,非急症患者比例大约占30%到50%,甚至有个别的医疗机构高达80%。大量非急诊患者占用了急诊资源,造成急诊就医人数攀升、环境拥挤,影响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虽然是“五一”假期,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区域内依旧人头攒动,以三级、四级患者居多,候诊区域大屏幕除了显示患者姓名之外还显示分级等级。
作为20家实施医院之一,朝阳医院是最早进行预检分诊的医院, 2015年开始信息化电子预检分诊。
在朝阳医院急诊科,急诊预检分诊分级就诊告知书摆放在显眼位置,患者宣教栏上也张贴着关于“急诊分级”的介绍材料。
患者在分诊台进行分科之后挂号,完成挂号之后分诊人员通过询问病史,将血压、心率、脉动等数据输入电脑之后,急诊电脑系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级。
“医学界”在现场观察到,虽然急诊患者众多,不过诊疗有序,并没有出现患者要求提高分级等级。
在急诊内科候诊区,二十多位三、四级患者等待就诊,一名四级患者等待约20分钟之后走进诊室。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三、四级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不能确定,这要根据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数量而定。濒危患者要求立刻进入复苏室或抢救室进行抢救,危重患者10分钟内进入抢救室进行救治,这些患者将优先使用有限的急诊资源。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据国外媒体9月24日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柑橘类水果中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改善急诊病人糟糕的心情,使他们感觉更快乐。该研究表明,要改善急诊病人情绪,医生只需开出适量的维生素C就大功告成了。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