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焦点

两会开幕:卫生部长遭记者“围堵”

政协大会昨日(3月3日)开幕,卫生部部长陈竺委员进人民大会堂迟到了!不是他来得晚,而是因为被广场上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无法脱身。医疗卫生问题实在太受关注,记者们连珠炮似的将医改热点话题一个接一个地抛给他。他最后突破重围进入会场时,政协大会3点的开幕时间已经过了。

2009年是中国医改大年,最近的公立医院改革又再次引爆行业讨论,医疗卫生改革牵动着十几亿人民的利益,因此备受关注是自然的。


钟南山直言医疗卫生问题 成媒体追逐焦点

钟南山每年“两会”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对于医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直言不讳;对于公立医院的改革,他提出了明确的希望;对于甲流疫情的趋势,他坦言“没有能力预测”……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就公众普遍关注的公立医院改革、甲流形势等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详细]

穷追猛打一:食品安全事故为何屡屡发生?

“政府只能降低风险,企业家的血液里应流淌着道德的因子。”

陈竺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底线问题,但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 “政府部门只能力争把风险降至最低,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道德就相当重要,一个好的产品不是靠监督出来的,而是企业生产出来的,所以,企业家特别是食品企业的企业家,血液里要流淌着道德的因子。”

会对三聚氰胺重现事件有个交代

陈竺还特地回应了三聚氰胺重现江湖的问题,他说,2月1日起卫生部等部门进行了一次彻查,很快会有一个销毁行动。这项工作在新成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我们会对人民有一个交代,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政府只能最低限度降低风险

钟南山点评:“多头管理不解决,食品安全永远无保证”

钟南山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环节仍然存在“多头管理、多龙治水”弊端,是导致类似“毒豇豆”这样的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虽然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但食品安全牵涉到农业、卫生、工商、质检、交通运输等十多个部门,只要有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给消费者造成损害,需要特别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前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有关报告指出,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协调机制也还不健全。[详细]

钟南山批“多头管理”弊端

穷追猛打二:降低药费能否减少病人支出,药事服务费是不是拆东墙补西墙?

药事服务费将成医生合理补偿

陈竺称,药事服务费是对医生技术性服务的合理补偿,应该鼓励积极探索。他还寄望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盟,称卫生部正考虑制订全国的医生多点执业指导性意见,让专家型医生下社区提供诊疗服务同时,也能得到合理利益回报。

取消药品加成后,对公立医院如何进行合理补偿的确有难度,但我认为中国人的智慧可以解决改革中的难题。

药事服务费将成医生合理补偿

钟南山点评:“药事费可能比药品加成还贵”

钟南山看来,药事费并不需要单独列出来,而且面临极难界定的困境。“是开一个处方给多少钱,还是开多少药给多少钱,甚至不开药,要不要药事费?”如果是开药给钱,如何避免重现过去药品加成出现的问题,而以处方为单位也无法真实反映医生劳动的价值,“如一个处方两块钱,我看一个病人,这个处方要考虑很长时间,那是不是也是两块钱?”

钟南山认为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加成费改成药事费不是多大的进步。有人认为这是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了,那有什么意思呢?还是以药补医,这个缺口还是没解决,甚至药事费比加成费还贵呢。我不知道是怎么想出这个来的。”

药事费可能比药品加成还贵

药品加成 作为一种补偿机制,所谓药品加成,是指医院可以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加15%,提留下来弥补挂号及医疗技术费用的不足。医院普遍“以药养医”,来维持正常经营和发展。

药事服务费 主要补偿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是指患者享受医生诊断和药品调剂等服务所交的费用。

穷追猛打三:患者“差钱”,医院“救不救”?

按病种付费,一个病的治疗弄成一个“服务包”

医改只能给予民众一个基本的医疗保障,而当遇到大病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非常常见。对此,陈竺表示,很多疑难大病存在一个过度治疗的问题,诊断治疗规范有待加强。为解决这个难题,陈竺表示,“临床科学路径”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说,按病种付费,一个病的治疗弄成一个“服务包”,慢性病可以按人头来付费。

“我得小病会到小医院看”

“如果我得的是小病,我当然选择到小医院去看病,因为这样省时、省钱、省事。”“老百姓看病难主要是因为都拥挤到一些大医院看病,而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我们的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这些大医院。”陈竺说。

患者“差钱”医院见死不救

钟南山点评:“医院只能够靠看病来解决自身的发展”

“我们医院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就是看病!病越重,病越急,病人越多,医院收益越好,这是最基本的驱动……这种机制,医院怎么可能会去做疾病预防?这些问题没解决,想尽办法让医院搞预防,没门!”

钟南山还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医院的趋利性:“10年前我曾经提过,我看了一个下午病,所谓的营业额是5万多到6万元。但是经过跟患者们讲哮喘基本的治疗方案,怎么预防,不要让它发作,而不是发作以后治疗。经过了大概两三年,很多病人只要找我谈七八分钟,他就知道怎么做了。他老不发作,我一个下午的营业额就不到1万块钱,老百姓很开心,家属也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医院很不开心!”

没有病人医院怎么活?

钟南山:并不是在跟卫生部唱对台戏

“甲流欠账没人还 医院咬牙自己扛”

钟南山说,医院收治甲流病人,却因此“欠了很多钱”。“前阵子,我们医院光是救治了三四个甲流病人,就花了45万元。”他还举例说,某城市有两个医院救治几个甲流病人花了120多万元。

“这个钱谁来给?谁来埋单?”钟南山一字一句道:“没有人来给!根本不落实!”他说,相关部门为解释甲流重症救助政策下发了几个文件,但是现在“钱还是欠着,没有落实”,幸亏去年底由于防控措施得当,甲流得到有效控制,否则矛盾会更加尖锐。

甲流欠账没人还医院自己扛

爆甲流瞒报 不是有胆而是有证

“实际上,有些东西我这是完全有证据的,所以我才提出不止死这么多人。”有记者赞扬他胆子大,他则表示根本不是胆子大,而是因为手上有事实。“我的学生全国都有,他们治疗多少病人,他们怎么做,他们的上级怎么跟他们交代,有些是不要去查,有些是查出来别说,这些都有,我心中都有数。”他强调自己说话从来都是有根据的,“我是不会瞎说话的。”

对于甲流,我情愿保持一定的警惕

“我们情愿预测很差,南方在2月和6月一般季节性的(流感)高潮,所以怎么来预测呢?我不是说预测马上有高潮,但是现在(甲流)是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前一段采取了措施,加上前一段时间放寒假,一般放假就下来了,因为像甲流这样的传染病最重要的扩散和发展是在学校。”钟南山认为,“现在谁都不敢预测,最有名的病毒学家都不敢预测,何况我这个临床大夫更不敢预测,但是我情愿保持一定的警惕。”

爆甲流瞒报 不是有胆而是有证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编辑:林文生 监制:文建国
将此专题推荐给朋友收藏此专题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