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粮食安全性激辩

袁隆平: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

针对社会各界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种种质疑,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对抗病虫的转基因品种,在推广时应持慎重态度。“转基因食品不能全否,也不能全肯,它们中有的不存在安全问题,但也有的还要对其安全性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袁隆平说,通过转基因技术,人类可以获得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品质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虫强的优良品种,但也可能会造成生物遗传基因污染。 [详细]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转基因水稻安全性争议焦点:BT蛋白

转基因水稻“BT蛋白”只杀害虫不伤人?

转基因水稻之所以抗虫,是因为其中的Bt蛋白可与鳞翅目害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害虫肠麻痹,造成害虫死亡。那么,这种蛋白是否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呢?鳞翅目害虫的肠道上含有Bt蛋白的结合位点,而人类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该蛋白的结合位点,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杨晓光说。Bt制剂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安全使用记录已有70多年,大规模种植和应用Bt玉米、棉花等转基因作物已超过10年,其间没有Bt蛋白的来源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及其蛋白引起过敏反应的报告。[详细]

“BT蛋白”真的安全吗?

作为这次最令人担忧的转基因大米中的BT蛋白,很多人认为BT蛋白很安全,他们的理由是BT蛋白农药用了上百年,而且其原理只对昆虫致病,所以很安全。

“BT蛋白”真的安全吗?

很多网站都这么介绍,“苏云金杆菌简称B.t.,是包括许多变种的一类产晶体孢芽杆菌。可用于防治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特别是鳞翅目的多种害虫。苏云金杆菌可产生两大类毒素:内毒素(即伴孢晶体)和外毒(α、β和γ外毒素)。伴孢晶体是主要的毒素。在昆虫的碱性中肠中,可使肠道在几分钟内麻痹,昆虫停止取食,并很快破坏肠道内膜,造成细菌的营养细胞易于侵袭和穿透肠道底膜进入血淋巴,最后昆虫因饥饿和败血症而死亡。”有人还进行了人体试验,“对18名志愿者每人每天吞服30亿活芽孢,连服5天,4~5周后检查,一切化验结果正常,无毒性反应。”[详细]

请不要掩盖了“BT蛋白”致病的事实!

目前的研究发现,以前的所谓蜡样芽孢杆菌中70%是苏云金杆菌,而且目前商业用的苏云金杆菌菌株(我们的农药菌株)含有呕吐毒素和肠毒素基因。所以,目前我国的很多农产品和畜牧产品都受到了这种农药菌的污染,有些人甚至说被污染的牛奶是特意添加了苏云金杆菌益生菌的,很多人因此腹泻,但都被归结为了乳糖不耐受症等疾病,从而掩盖了BT致病的事实。[详细]

请不要掩盖了BT致病的事实

既然有风险,我们为什么还要“转基因”

转基因是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进步的必然

自有农业生产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农作物品种的选择。最初的选择是利用自然突变和天然杂交所产生的优良后代;随后开始了有意识的杂交选育过程。无论天然杂交还是人工杂交,都是一个生物个体的全基因组与另一个体的全基因组融合并在后代中发生重组的过程,因而都是广义的转基因的过程。[详细]

转基因技术是绿色农业成功的保证

转基因作物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能为人类保护环境、增进健康起到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完全可以成为绿色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农业成功的保证

把转基因技术与绿色农业对立起来,将会极大地阻碍和限制绿色农业自身的发展。完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农业耕作方法,即所谓“有机农业”是很难大面积并持久应用的,因为它违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详细]

转基因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需

多年来,一些跨国大公司对我国巨大的农业和农产品市场垂涎三尺,并采取实际行动试图占领我国市场。转基因作物品种就是他们敲开我国农产品市场大门的法宝之一。在十多年前,当抗虫转基因棉花刚刚在我国推广时,70%以上的转基因棉花面积都是种植美国某大公司的品种。[详细]

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需

但是,请勿“偷偷摸摸”,不要忽略公众的知情权

这次转基因水稻事件舆论的焦点还集中在公众知情权方面。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告诉《北京科技报》,政府在进行一项决策时,会预料到肯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为了减少麻烦,也愿意采用低调的做法。   中国对转基因的策略其实是很中立的,既不宣传它的好处,也不宣传它的坏处。所以转基因实行很久以来,也很少能在主流媒体上看到宣传转基因危害或者好处的报道。政府采用的基本就是不张扬的态度,因为谁对这个都没有确定的把握。

对于风险: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

在国际法上,有一个科学不确定性原则,对这种不确定性和可能的风险一般都会宁可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政府的低调可能就源于此。 [详细]

  • 网友评论发表时间
内容: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编辑:林文生 监制:文建国
将此专题推荐给朋友收藏此专题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