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婴幼儿最常见食物过敏原?怕喝假奶粉,婴幼儿还能吃什么?

原创:叶芳39健康网2020-05-31 07:16:19

在假“特医奶粉”背后,是一群数量庞大的过敏婴儿跟为孩子过敏焦虑担忧的老母亲。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数据,2岁以下婴幼儿过敏疾病的总患病率为12.3%

距离“三鹿奶粉事件”12年之后,家长的心再次因为“大头娃娃”揪起来!

湖南郴州永兴县一家母婴店被曝光将一款叫做“倍氨敏”的蛋白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导致多名儿童患上佝偻病、发育迟缓。


◎ 湖南郴州永兴县多位家长发现,自家孩子发育迟缓,头骨突出,畸形酷似“大头娃娃”。/ 央视财经截图

近日,又有广州家长投诉,一款名为“贝儿呔”的固体饮料,同样在冒充“特医奶粉”销售,其产品资料赤裸裸宣称:“本系列产品与普通奶粉所包含的营养成份一致,长期食用更适合宝宝生长发育”。据受害家长自发登记汇总,目前有59名孩子在医生的推荐下服用了贝儿呔产品。


◎ 家长提供的“贝儿呔”宣传资料。/ 《每日经济新闻》

看了报道,80后妈妈宋洁再也坐不住了,“宝宝去年腺病毒肺炎住院时,查出对牛奶蛋白严重过敏,开始服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粉氨基酸配方,喝了快一年了,身高体重不达标,我害怕买到假的。”

在假“特医奶粉”背后,是一群数量庞大的过敏婴儿跟为孩子过敏焦虑担忧的老母亲。据《中国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的统计数据,2岁以下婴幼儿过敏疾病的总患病率为12.3%。

另一项调查显示,中国0-24个月婴幼儿对牛奶过敏的比例达到3.5%-5.2%,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攀升。妈妈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或者孩子对母乳也过敏,特医奶粉成为牛奶过敏婴儿补充营养的一大选择。

PART.1

连奶都过敏吃什么好,焦虑的宝妈还入过这些坑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特殊食品2016年产值约6000亿元,且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 新修订《食品安全法》明确了特殊食品的法律定义,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三大类食品被列为特殊食品,实施严格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目前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婴儿的特医食品包括无乳糖配方或低乳糖配方、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母乳营养补充剂、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等6类。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婴儿特殊医学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这一规模虽然无法和婴儿奶粉市场相比,但中国远高于欧美4-5倍的婴幼儿过敏率,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吸引众多企业投身这个产业,特医食品因此成为众多奶粉营养品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 市场中特配奶粉的主要种类。/ FBIF

为什么给宝宝吃特医奶粉?从39深呼吸(ID:shenhuxi39)走访来看,在患儿家长们给出的答案中,占最大比例的也是孩子存在食物过敏。

全球调查显示,食物过敏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为0.02%-8%,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牛奶是3岁以下婴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


◎ 在中国,鸡蛋与牛奶过敏发生率最高,也是婴幼儿和儿童群体中排在首位的过敏源食物。/ 全景视觉

纯母乳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宝宝均可能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牛奶过敏反应表现各种各样,主要累及消化道、皮肤、呼吸道三大系统,严重的可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和低蛋白血症。

家有过敏儿,吃什么都要小心翼翼的。不少宝妈以为,孩子对牛奶过敏,连母乳也不能喝。这种误导既有来自长辈的经验,也有来自部分医生的认识不足。

刚做妈妈不久的吴琳,孩子出生7天就全身长湿疹,老人埋怨她的奶水不好,“熬到满月上医院,医生说是过敏,让停了母乳和奶粉,改吃深度水解配方粉。”但吃了半个月后再次就诊,遇到了一位老医生,推翻前先的治疗方案,“这个医生说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问我怎么就停了呢?”

现今研究表明,少量牛奶蛋白可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但只要乳母妈妈避免喝牛奶,就不会造成食物过奶,”广州妇儿中心儿保科主任谭美珍强调,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继续吃母乳。


◎ 母乳中含有婴儿0到6个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 全景视觉

在为过敏患儿寻找安全的口粮这条路上,羊奶粉正在成为或已经被宝妈视为营养的希望。“羊奶最接近母乳”、“含天然抗病因子有助提高婴儿的抵抗力”、“牛奶过敏的孩子喝羊奶不会过敏”……动辄是普通牛奶粉三、四倍的价格,母婴店非常主动推荐,拿出一堆不明觉厉的研究数据、各种明星代言证明羊奶粉之好。

“事实上,羊奶与牛奶的蛋白同源性,对牛奶过敏的孩子,95%对羊奶也不耐受。”谭美珍表示。而关于羊奶粉比牛奶粉更营养,只是厂家的一面之词。在医院出生的宝宝,都是主张母乳喂养优先,母乳无法喂养的情况下再考虑牛奶粉喂养,医生绝对不会推荐妈妈使用羊奶粉。


◎ 羊奶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贵!/ 全景视觉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羊奶的奶源少,不乏羊奶粉中混合了牛的乳清蛋白粉,并不是真正的羊奶粉,对于牛奶过敏儿当然是不安全的。

PART.2

冒充“特医奶粉”背后,或是过敏被滥用 

当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是劣质奶粉侵害消费者,这次的湖南“大头娃娃”事件并非中国奶制品又出现严重的质量危机,而是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

湖南郴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卫健委已对涉事企业下达处罚决定书;企业将联合医院按退一赔三的方式向受害者家属赔偿,已安排患儿进行体检,涉事医生停职一年。看似前者造成的后果更严重,但后者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更为复杂。


◎ 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彻查湖南冒充特医食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截图

几乎所有过敏体质的婴幼儿,宝妈宝爸一开始都会询问医生,从医生那里获得推荐。当舆论聚焦于是否医院、医生参与“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的虚假销售,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这次事件的背后,可能是近年来一个被普遍滥用的概念,一个正在被打造成庞大消费市场的概念,叫做过敏。

有多少孩子是真的对牛奶过敏,又有多少孩子过敏程度严重到必须吃特医奶粉?回答这两个问题,都绕不开食物过敏的诊断。

且不说,在药店、在某些体检机构仅靠一台机器测过敏原多么不靠谱,就算在医院进行的过敏检测也存在假阳性。


◎ 2017年,媒体曝光两款被各大医院广泛用于过敏原检测的生物物理治疗仪实际上并不靠谱。/ 全景视觉

食物过敏诊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目前普遍存在认识误区。耿岚岚指出,不仅病人不了解,甚至部分医务人员也误以为食物过敏原测试结果阳性就说明过敏,阴性就不过敏,其实并非如此。

牛奶蛋白过敏诊断的第一步应该是查看病史和体格检查,疑似为牛奶蛋白过敏之后,通过专业试验辅助诊断,包括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sIgE),还有斑贴试验等。


◎ 点刺试验可视为一种特殊的皮内试验,是国际特别是欧美国家推崇的过敏原体内检测方法。/ 全景视觉

其中,sIgE或SPT阳性,说明有50%的几率是牛奶蛋白过敏,但阴性不排除不过敏。而对于非IgE介导的过敏,这两个方法是无法检测的。 

至于斑贴试验,比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sIgE)更灵敏,更具特异性,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试剂,而且国内外做出的结果不统一。


◎ 因背部、上臂和前臂屈侧皮肤有较多树突状细胞,常作为斑贴试验的部位,其中以上背部为最佳部位。/ 全景视觉

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对于IgE过敏原检测评价说,皮肤和血液测试都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美国儿科学会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也提示,皮肤或血液测试呈阳性并不足以诊断食物过敏。


◎ 有人吃完整碗草莓之后,发现嘴角周围出现了红斑或者感觉有刺激性的不舒服,实际上是对草莓不耐受,并不是过敏引起的。/ 全景视觉

那什么才是牛奶蛋白过敏诊断的金标准?目前认为,食物回避(也叫排除饮食法)+激发试验,是确诊/排除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唯一有效的方法。

耿岚岚表示,如果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婴儿需要在饮食上回避牛奶2-4周(IgE介导的症状)或至6周(非IgE介导的症状),观察症状是否有好转。如果停止喝牛奶后,过敏症状无改善,则高度排除牛奶蛋白过敏。有改善的,需要通过激发试验来确认诊断。

但在不少医院这个麻烦的步骤经常被忽略掉了,很多医生只要拿到显示阳性的检测单,就会直接给出食物过敏的结论,然后要求忌口。这里面的原因,既有医生为减少医患纠纷完全照搬检测报告下结论,也不乏存在媒体曝光的部分医院医生和“抗过敏营养品”有利益关系,加剧“食物过敏”的滥用,对过敏婴儿过度治疗。


◎ 开放性食物激发实验需要住院,并不是太多家长能够接受。/ 全景视觉

“我家宝宝是过敏体质,连吃苹果都过敏,之前在医院抽血查过敏源,说是对牛奶过敏,但我们吃得非常好。”明明爸说,医院的检查只是一种参考,在大范围内先避免,然后逐个对食物进行验证。

上海妈妈林菲在采访中谈到,“孩子湿疹特别严重,医生说是过敏体质,推荐吃特医奶粉,但我们没吃,照样好了。”在她看来,婴幼儿免疫低下,过敏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家长不必太焦虑,一般不需要吃特医奶粉。随着年龄长大,免疫力提高之后,慢慢也就不过敏了。

PART.3

特医食品乱象堪比保健品,亟需加强监管 

近年来,“固体饮料假冒特医食品”事件屡禁不止,尤其是在三四线甚至更低线的市场,消费者对特医产品的认知程度偏低,容易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新生儿必须吃本院的高价奶粉成为一些地方医院的潜规则。


◎ 蛋白固体饮料和特医奶粉的区别。/ 央视财经截图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示,消费者不能自行决定购买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一定要在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选购消费提示。/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但很多医生,尤其非营养学专业的,根本不了解特医食品,都是听信厂家和产品的推荐介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州某三甲医院儿童营养科医生直言。

如今,不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仍然在于先进医学器械及治疗技巧的学习,对于特医食品营养支持的功效认知仍然不足。作为一种新的营养补充,特医食品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康复、维持机体功能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注意,仅仅是营养支持作用而已。


◎ 容易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混淆的固体饮料示例。/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国家相关规定明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作用,不得宣称保健功能。

特医奶粉不是高档营养品,不能随便给孩子吃,这些配方是为特殊婴儿(包括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苯丙酮尿症、短肠综合征等)设计的,不同的配方针对不同的疾病状态,不适合长期食用。这位营养科医生强调,不管是否特医奶粉,即使吃普通配方奶粉,正常宝宝一岁以内应做4次儿童保健,对牛奶过敏这类疾病患儿建议一个月做一次,通过定期监测和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目前,“特医奶粉”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批准,取得产品注册号才能生产,被认为是与保健品最大的区别。这也导致很多资质不全的小机构也开始布局,想方设法公关医院和医生,打着高端、更安全、不容易过敏、更营养的旗号,把特医奶粉吹得天花乱坠,简直可以包治百病,卖出的价格是普通奶粉的双倍。


◎ 获得批准注册的合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示例。/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过敏患儿是不是一定要吃特医奶粉?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特医奶粉在很多时候是可用,可不用,但往往就诊时,一旦诊断为过敏比较严重,医生都会建议尝试特医奶粉。

何先生是广州的一名西药师,他的大宝经过敏原测试显示对牛奶过敏,吃过几个月不含乳糖的特医奶粉,后来慢慢添加正常的奶粉,到最后可以耐受普通奶粉。这也说明,牛奶过敏是可以自愈的。

大量的科学研究亦证明,不能吃牛奶约90%的儿童食物过敏是自限的,随着年龄增长对某些食物过敏原产生耐受,症状趋于缓解。九成的牛奶过敏的儿童在3岁左右可以逐渐适应牛奶,耐受了也就不会产生过敏反应。因此,就算是严重过敏需要吃特医奶粉的,也不能长期食用。


◎ 相比牛奶过敏,鸡蛋过敏的缓解出现得较晚,不过在5~6岁后,也有2/3的鸡蛋过敏宝宝过敏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还有1/3可能持续过敏。/ 全景视觉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发布,截至2020年5月13日,通过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审批的配方食品有48个。其中,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儿童的有29个,包括无乳糖配方6个、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5个、乳蛋白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3个、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11个、婴儿营养补充剂3个、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1个;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有19个,包括全营养配方15个、非全营养配方4个。

39深呼吸(ID:shenhuxi39)提醒各位宝妈,购买特医奶粉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固体饮料”欺骗了。而宝宝如果对食物过敏,是否要吃特医奶也请再三斟酌,多看几个医生,综合多方意见为妥。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39深呼吸

扫一扫关注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