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手机致癌真相揭秘:距头部越近辐射越大越危险

2011-06-07 08:12:00腾讯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关于手机辐射是否致癌,有过太多的争论。此前主流的看法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但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评估性报告称,“手机可能致癌”,这是目前手机辐射影响人体健康领域中最权威的声音。

  关于手机辐射是否致癌,有过太多的争论。此前主流的看法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两者之间存在关联。但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评估性报告称,“手机可能致癌”,这是目前手机辐射影响人体健康领域中最权威的声音。而这份报告将在世界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7月号上刊出。

  毫疑问,这条新闻一出,让不少民众感到恐慌。但是,世卫组织这份非结论性的评估报告受到了线电制造业的嘲笑。国际线联合会在一份声明中讽刺说,这家世卫组织机构“做了数的评估,在过去还给腌菜和咖啡做出过类似的结论呢。”

  那么,到底如何来看待这份报告,是否值得我们恐慌呢?

手机致癌真相揭秘:距头部越近辐射越大越危险

  IARC分类的内涵:有限证据表示手机可能致癌,但是并不充分

  这份报告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它是由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所作出,这个机构的研究通常都被认为很权威。IARC把致癌物质分为4类(2类包括A和B两级)。这个分类是基于证据的有力程度,而不是致癌的强度。IARC的致癌物质分类表上一共有900多项,包括化学物质、混合物以及暴环境(比如暴露在生产艺术玻璃这样的环境)。而手机辐射被分的2B类有三种可能:1.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够充分;2.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但是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3.在有些情况下,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致癌性的证据都很有限,但是有相关的机理分析可以提供证明。

  这个评估是IARC的科学家8天开会讨论的结果,是对过去已发表研究结果的评估。

  在IARC的这份研究报告中,所谓的手机致癌指的是,使用手机可能会增加罹患神经胶质瘤听神经瘤的风险,而对别的癌症则没有充分的证据。这两者都属于脑瘤,区别在于,前者是恶性肿瘤,者是良性肿瘤。

  事实上,一年前,同样是IARC,完成了一项费2500万美元,历时十年的研究,最后却以失败告终。有关人员表示,虽然没看到手机使用和这两种疾病的关联,但是因为偏差和误差的局限,也无法做出确切的结论分析。而这样的研究方法也被认为有问题——主要是让这些患者们回忆他们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情形,人的回忆往往并不精确。

  这次全新的评估结果之所以争议很大,是因为这并不是新的研究发现,而是在上个月24日到31日,IARC组织31名科学家举了为期8天的会议,对多年来,几百份科学界所作的手机与癌症的研究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尽管,这些科学家中有不少声誉很好的专家学者,但是,这份评估也被一些研究者认为过于草率。

  而此前,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物监督局都曾作出表态,称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表明使用手机与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有关联。

  这个评估非定论,手机用户不必太恐慌

  IARC的这份报告是国际权威机构首次作出了不利于手机制造商和手机用户的正式评估,但是这非定论——只是表示有可能有关联,而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并且,IARC也并没有给出什么辐射程度“可能致癌”的定量描述,只是援引了一项针对以前的手机使用者(截止于2004年)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在平均使用手机10年以上、且每天通话超过30分钟的人群中,罹患神经质瘤的风险增加了40%。

  因此,有不少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建议不必对手机致癌太过于恐慌,实在害怕的话,可以采取一些比较“保守”的手机使用办法。这将在本专题的第三部分陈述。

  过往“手机致癌”论的支持、反对方之争

  支持方和反对方都存在利益驱动问题

  支持方的理论与观点

  理论:手机要实现通讯功能就必须接收和发送强力的无线电波,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信号最强的天线部恰恰离大脑最近,所以一定会对人脑有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认为,只有当手机发出的电磁波可以明显加热人体组织时,才可能有潜在损害。但是有些支持派认为,不加热人体组织,电磁波也能对生物体有影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容星耀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 吕崇江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