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5日的庭审中,原告出示了几份医院内部文件,让在场的人大吃一惊:医生对每个病人用药量必须“达标”,同时必须保证患者“回头”再看病,每个科室每月必须完成创收指标……
“我打了多年医疗官司,这种文件还是第一次看到。”昨天,原告律师说:“如果说现在一些医院存在用药‘潜规则’的话,那这几份材料足以让‘潜规则’浮出水面。”
引子
刚毕业的他死于“过敏性休克(如何治疗过敏性休克)”
12月5日,在法庭上,杨介齐没有哭,50岁的他说,眼泪早哭干了。
杨介齐是苍南龙港人,走南闯北做服装生意,儿子杨达今年从万里学院商学院毕业,在宁波一家从事物流的外企找了份工作。
今年8月10日下午,杨介齐接到一通来自宁波警方的电话,称杨达出事了。当天,杨家人包车到宁波,等待他们的是杨达冰冷的尸体。
据事后的警方笔录,当天上午10时,房东见杨达房间的灯亮着,人却迟迟不出来,敲门也不应。房东破门进去时,杨达已经没了气息。法医鉴定,死亡时间是8月9日晚上10时,死亡原因是急性过敏性休克。
家属告医院索赔87万元
好好的儿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杨介齐回忆说:“就在死亡前一个小时,杨达还和他哥哥通了电话。”
在整理杨达的遗物时,家人在衣服口袋里发现了一份病历, 8月9日,杨达曾到办公室对面的同和医院看过病。从这份门诊记录上看,杨达自述:头痛(如何治疗头痛)一周,近两天自觉发热,今日头晕眼花,近日来几乎每天腹泻。但医生检查,体温37.4℃,血常规检查,除中性粒细胞比例稍高外,一切正常。
医生余茂杰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他给杨达开了左氧沙星注射液和克林霉素注射液。
在咨询了有关医学专家后,杨家人认为:“就是‘大输液’害了孩子,他仅仅是病毒性感冒一周,就诊时症状并不严重,尸检报告也证实并无细菌性感染症状,医院完全可以开些口服药,但却用上了抗菌药物,显然是滥开药物。”
在与院方交涉无果后,杨家人将医院告上法庭,索赔87万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