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的焦点访谈:自相矛盾、自打嘴巴,不知要达到何种宣传引导效果?
4月8日晚的焦点访谈节目,大家都知道要达到什么宣传目的:我国的疫苗监管制度是健全的、严格严谨的,技术标准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有的甚至还高于国际标准,疫苗质量是有保障的,可信赖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塑对国产疫苗的信心,放心大胆地使用。被邀参加访谈的几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从各自的专业、职责,围绕上面的主题向观众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句话提到我国疫苗生产、运输、储藏、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和安全隐患,看了他们的访谈,人们就完全应该消除对疫苗安全的疑虑和担忧,应该放心大胆地使用疫苗。我想,这也正是制作这期节目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吧!
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期节目做得很失败、很糟糕。节目所要达到的宣传引导效果非但没有达到,反而更增加了人们对专家、对中央主流媒体、甚至对政府主管部门和官员的不信任。实际效果与制作节目的初衷完全是适得其反的。因为,在节目的开始,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最近被炒得很热的山西、江苏、河北、江西等地的疫苗安全事件。我们抛开山西疫苗问题不说,国家药监局对江苏、河北的疫苗存在的质量问题是承认的。这样,一边是专家们信誓旦旦的对我国疫苗质量安全可靠的保证,一边是江苏、河北大量的问题疫苗畅通无阻地流向社会、进入人体,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我国的疫苗管理如此严格、技术标准如此之高、质量如此有保障,那么,在节目前面所提到的江苏、河北问题疫苗是如何生产出来、又是如何流向市场、进入人体的?真不知节目的制作者以及应邀参加访谈的专家,对这种自相矛盾、自打嘴巴的节目,有何感想、作何解释。
(责任编辑:林文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