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抗肿瘤药物市场的未来走向

2010-03-25 09:21: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去年全球抗癌药物销售总额282亿美元,占全球药物总额的4.6%,比2004年增长了25%,预计今后5年仍将保持15.5%—25%的市场增长率,市场相当可观。但过去由细胞毒性药物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中国本土企业开发或与国际合作开发创新药物将亮点凸显。 

  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去年全球抗癌药物销售总额282亿美元,占全球药物总额的4.6%,比2004年增长了25%,预计今后5年仍将保持15.5%—25%的市场增长率,市场相当可观。但过去由细胞毒性药物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中国本土企业开发或与国际合作开发创新药物将亮点凸显。

  目前,国内抗肿瘤药物市场呈现出两种极端现象:

  一是创新药物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仅有的几个创新药物缺乏强有力的销售队伍支持,唯有先声药业收购烟台麦得津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Endostar,恩度)在相对专业化的销售渠道运作,其未来走向值得我们期待。会上,今年新上市的两个创新药物上海美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碘〔131I〕肿瘤细胞核嵌合单抗(131I-chTNT,唯美生)和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尼妥珠单抗注射液(Nimotuzumab,泰欣生)在会上展出后,吸引了大批医生的关注,由此可见,国内创新药物的市场值得关注。但是,由于没有专业化的自主团队进行市场拓展,这两种新产品的覆盖面未能很快展开而令人惋惜。

  二是肿瘤化疗基本用药的供应遭遇危机。先是环磷酰胺注射剂(CTX)供不应求;后来又遭遇上海华联的“氨甲喋呤事件”;而相关信息提示我们:长春新碱(VCR)的市场供应也不容乐观,而这些药物都是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基本用药,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新药可以完全替代,但是过低的零售价格限制让生产企业都放弃了这些物美价廉的药物。

  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传统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将是肿瘤内科治疗的主流,由此可见,国内抗肿瘤药物的专业生产企业一方面要不断开发新的药物,另一方面也要主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保障槐耳颗粒头孢曲松钠、美罗华、康莱特、艾迪等物美价廉的基本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充足供应,只有从专业化的视角看企业长远化发展的理念,才会让品牌得以茁壮成长。

(实习编辑:陈炫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 幸宇坚主任中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 潘慧人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