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医疗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售药,受冲击最大的无疑是零售药店。“新医改实际上是药改,尤其在短期内,社区会成为零售药店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
一个被忽视的“角落”期待正名
不久前,主管流通的国家商务部以召开全国工作会议的方式,向外界宣布正式接手药品流通行业管理职能。这被业内认为是医药零售业首次回归商业流通的原本,而不是按照药监、卫生部门的行政指令和自我利益来监管。
此前,虽然十多年来医药零售业发展迅速,但相对整个医药健康产业而言,医药零售业更多似乎是一个被政策忽视的“角落”。
谢子龙认为,国家长期忽视零售药店的原因或在于其市场份额不大。药品零售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城镇公费医疗用药和劳保医疗用药的补充,是药品消费市场的一个配角。
而此番把流通行业从整个医药产业链中单列,由商务部主管,这个我国医药行业管理的重大变革令整个行业都抱以极大的期盼。
业界普遍认为,在商务部的规划、引导及市场竞争机制的政策助力下,医药零售业行业的集中度有望提高,而通过市场优胜劣汰的调节作用,一些规模小、经营能力很差的药品经营企业将被淘汰出局,行业集中度将得以提升。
目前,在已成功进行医药分业改革的日本和韩国,其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占比能占到整个药品销售的60%~70%左右。在谢子龙看来,如果国家通过三年、五年甚至是八年、十年的深化改革,促使医药完全分业,药品零售业在整个医药市场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因此,谢子龙在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中郑重提出,在制定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和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中,应该明确定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谢子龙看来,正因为药品零售连锁业在整个新医改中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更无法谈行业如何发展。
按商务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指导有规模、有实力的药品零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实行标准化统一配送,提高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零售连锁药店被纳入新医改政策机制范畴,还是缘于谢子龙及其代表的医药商业行业协会的不断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