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记者采访了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凤楼,就保健产业的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访谈。
第三,与国外和国内其他企业相比,保健产业发展得到的政策支持较少,竞争上处于不平等的境地。国家对于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涉及税收、土地、信贷、贴息、各部委的有关配套支持资金等等。但是,国内保健产业领域,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基本上享受不到这些优惠的政策,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
所以,对于发展保健产业,张会长有着自己的见解。
第一, 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保健产业发展战略,把保健产业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并纳入国家行业统计目录。这样可以及时向社会各界和投资主体传递保健产业的发展方向、总体策略、基本思路,规范各类投资,调控市场准入,避免低水平重复。通过统计,为国家管理部门、研究部门、企业提供决策所需数据等信息,保证保健产业科学有序的发展。
第二, 技术、税收、金融政策上给予了支持。把保健产业列入国家技术支持范围,在产品试制、传统保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快递申请和认证等方面给予支持;在研发费用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增强产品的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有关税收政策,对新技术、新产品实行研究开发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大量容纳就业的个体、微型、中小型保健服务企业实行低档所得税率。保健产业适于风险投资进入,应当有相应的政策,发展和引进风险投资,鼓励风险投资投入保健产业领域。估计保健产业在A股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建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第三, 完善促进保健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尽快出台《保健器械管理办法》,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监督主体及市场准入等事项;出台保健服务管理办法,规范保健服务业,确保保健服务业健康发展。
第四, 发挥行业协会在促进和规范保健产业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加强行业自律;二是国家授权或委托行业协会参与基础标准、质量技术指标、标准测定方法和协会标准的制定,推动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出台;三是政府委托行业协会进行行业统计、分析、发布行业信息,供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四是政府对于某些监督权力委托行业协会来进行,保证依法监督责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