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记者采访了中国保健协会会长张凤楼,就保健产业的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访谈。
保健产业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义和便准,从广义上讲,保健产业是由药品、保健、医疗器械
和医院诊所共同构成的,解决公众健康需求的产业;从狭义讲,美国保罗·皮尔泽《财产第五波》的定义:保健产业,是指事前对健康人们(没有疾病缠身)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他们更健康、健美,并延缓老化现象或防患疾病于未然。这一界定很好地解释了保健产品的特点和目标,并将保健产品与医药产业和医疗区别开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2008年中国保健协会与中央党校共同高了一个课题即《中国保健产业发展战略体制和政策研究》,对保健产业即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三大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中国养生保健和“药食同源”历史源远流长,但作为一种产业的出现是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跌宕起伏,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为了加强保健食品的管理,199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在以后的十年中《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通用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相继出台,使保健食品的准入、生产、管理等各环节得到了规范。截至2008年我国已审批保健食品9613个,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600余家,年产值1000多亿。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发萌动期。我国的保健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出现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转变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为我国保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的保健品主要是以抗疲劳的人参补品类、蜂王浆、太阳神口服液、哇哈哈儿童营养液、昂立一号、振华851等产品,掀起了保健品的消费浪潮,保健视频市场营业额达20亿元左右。保健产业发展初期表现出无限活力,这一方面说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注意健康,保健市场商机无限,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知识的缺乏,广告这一宣传显示产生了极大效应。
第二阶段:高速发展期。90年代初,中国保健产业进入了第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商家有“中华鳖精”、“脑黄金”、“红桃K集团”、“三株口服液”等。全国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从几十家增至300忆以上,短短2-3年间,生产企业增加30倍,年销售额增长10倍多。
20世纪90年代前后,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行业逐步兴起,市场上出现各种健身器材,很受群众的欢迎。同时,现代休闲保健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使行业服务内容、经营理念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形成了提供沐浴、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等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项目。
第三阶段:盘整期。1995-1998,随着《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办法》相继颁布,保健食品首次获得法律地位,国家对保健食品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产业结构重新调整。超长快速发展,难免鱼龙混杂,1995年下半年,卫生部对212种口服液进行抽查,合格率仅为30%,公众为之震惊,人们对保健产业诚信度产生强烈质疑,保健市场随即滑入低谷。保健企业由3000多家,下滑到仅剩1000多家,产值规模也降至100多亿,其中60%是中小企业。
这一阶段,国家队保健产品开始实行规范化管理,保健食品行业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虚弱,关键问题是产品质量和社会责任问题。企业应该树立牢固的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遵守国家法律和国际通行的商业习惯,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是企业的根本出路。
第四阶段:新发展期。1998开始,保健企业走出低迷,又进入一个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日臻完善,逐步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质量差,市场营销手段缺乏的企业。从1998年开始,保健企业逐步走出低谷。到了2000年保健生产企业恢复到3000家,产值超过500亿。企业的数量和年产值都达到历史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