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试点启动的时候,很多医院都挂上大横幅,领导三天两头召集会议,热情很高。现在,不看材料,还能知道宝鸡是国家级试点城市吗?”近日,面对来访的记者,陕西省宝鸡市最大的公立医院——宝鸡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强峻峰拿着厚厚的一摞材料说,“从最初的激动到后来的趋于平静,宝鸡的公立医院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遭遇资金瓶颈
据宝鸡市卫生局一位官员介绍,宝鸡成为16个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试点城市之一是“被点了名”,因为宝鸡基础好,医疗资源处于全省前列。此前,宝鸡对试点并没表现出太高的积极性,“担心试点工作不到位,影响整体评估。”
不过,当宝鸡被正式确定为试点城市后,当地却也积极响应。上述官员说,经过多轮调研论证,宝鸡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去年5月出台。
方案具体包括8项任务: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立科学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明确的目标是充分体现公益性。但在诸如财政补贴措施、改革以药补医机制以及如何补偿等核心问题上,方案的内容原则而模糊。”一位公立医院负责人评价说。
据知情人介绍,宝鸡市原定2010年先期投入5000万元,用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但财政投入计划随后缩减至3000万元,最后只落实了2000万元。
宝鸡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共有40多家,其中三级医院5家。早在2003年,除了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当地财政不再给医院投入。目前,当地公立医院普遍举债经营。
数据显示,总人口373万的宝鸡市,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38.8亿元。按最初的测算,仅把市管几家公立医院的债务缺口补上,政府需投入的资金就不下2亿元。若依照试点方案的补偿范围——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补偿、负责药品加成政策取消后的补偿等,政府财政无力负担。遭遇资金瓶颈,某大型公立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只能从卫生系统和医院自己练‘内功’做起。”
改革也的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宝鸡市医改办主任王喆介绍,随着市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多,如何让城乡百姓就近看病成为当地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此,该市确定了“合理规划医疗资源布局,打造10分钟就医圈”的改革目标,在新城区布点三级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县域扩建县级医院、建设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同时建立以市为单位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帮扶、四级联动”协作机制,力求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这些措施已经见了成效,2010年,宝鸡市需住院治疗的参合农民平均80%以上不用出县,有4个县甚至超过了90%。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2012北京医改盘点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