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法制办就《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后,“累计缴费年限满25年”、“医保缴费中断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清零”等变化引发媒体报道。其中,第二个连续缴费清零最初更是遭到网友的猛烈炮轰,但大多数人在痛骂之余,或许根本没有真正查看过《办法(修订稿)》。
只要看过修订稿内容即可知道,所谓“连续缴费”清零,是指“连续缴费的年限计算”被清零,而非多数人认为的“连续缴费的资金”被清零。一切皆因报道中“连续缴费”语焉不详,而中国网民普遍缺乏调查精神所致,确系一场误会。据悉,深圳医保缴费中断超3个月连续缴费时间清零早已实施多年……[详细]
深圳医保新规定中,另一引人关注的是拟定将退休医保待遇与缴费年限挂钩,2017年及以后办理按月领取养老保险的人员,本市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累计缴费年限满25年,方可停止缴费并继续享受基本医保待遇。这里,必须首先了解累计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含义。
所谓累计缴费年限,即从开始缴费至今的自然年时间,其中是否曾断缴忽略不计;而实际缴费年限,即职工在当地实施医疗保险的缴费制度以后,按照规定进行保险缴费的实际年限,简而言之就是实际有缴纳医保的时间,计算办法为:实际缴费月数/12……[详细]
深圳市社保局相关工作人员称,若深圳医保办法没有科学构架设计,很难维持目前深圳1000多万参保人群可以持续,也很难让深圳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低缴费坚持参保。然而,此番言论只是看起来很有远见,实际上却是转移话题避重就轻。
目前,深圳每年都有远超过10%标准线的巨额结余,数据显示,2010年深圳市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198.95亿元,10年内不调整缴纳年限和费率完全不成问题。现在应考虑的是控制结余,将更多资金提高参保者的保障水平,而不是现在要参保者多缴费,为若干年后的医保基金“赚钱”……[详细]
深圳社保局称25年的年限参考全国水平及深圳人口寿命:到2015年,深圳常住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将达到79岁。男性60岁退休,离79岁还有19年,女性50岁退休还有29年,55岁退休还有24年,因此设定15年慢慢过渡到25年是合理的。[我要关注更多深圳医保问题]
深圳市社保局新闻发言人黄险峰黄险峰称,深圳现行的医保政策实行的是终身缴费制度,即在职工作期间医保由单位和个人缴付,并非只缴15年,退休后由养老基金代为缴费,修订后的制度是更优惠的制度,缴够年限就不用缴了。并称选择25年很合理,比京沪广高是因为深圳缴费标准低待遇高。
深圳社保局还宣称达到退休年龄前因失业等原因无法达到缴费年限无需担心,黄险峰表示,深圳执行的是全民医保政策,通过各种政策保证大部分人达到年限,深圳失业人员由失业保险基金缴纳医保。然而,这被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因为大部分务工人员根本不会领失业保险,更别说缴医保……[详细]
深圳医保新政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自由选择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综合式医保、统筹式医保、绑定式医保,从现实来看,用人单位必然选缴费最低的绑定式医保。绑定式医保待遇低且关系不可转移,即如果去别的城市工作,以往的缴费年限归零,没有资格在退休时补缴。
相反,《办法(修订稿)》第二条医保体系却明确规定,“政府建立公务员医疗补助制度”,进一步强化和保障了公务员群体的医疗需要。公务员群体已经得到最高等级的保障,再单独附加特供保险条款,容易形成社会不公。相反,外来务工人员的医保却没有得到足够保障,自然难逃不公平的质疑……[详细]
深圳的就业人群具有年轻化特征,根本不必急于提高医保缴纳年限,除非医保基金面临巨额亏空,但现实不是亏空而是盈余很多。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在2012到2017年5年内大幅提升累计缴费年限到25年,当然难免引发民意的反对。一个2万余深圳市民参与的调查,绝大多数是反对声音。
深圳医保改革出发点或许是好的:未雨绸缪,提前考虑医保的未来。但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忽略务工人员,在医保水平无提高、看病报销限制多多的背景下,突然拔高缴费年限,必定让人产生感觉政府花钱的改革慢,政府收钱的改革很快,引起如此大反响,皆因缴费年限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详细]
从世界范围看,如果排除掉新加坡大账户式医保制度的话,退休人员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的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年轻缴费、退休享受的美国商业保险模式;即投即保、不投不保的模式;以及我国目前模式,工作时实行强制性缴费制度,达到一定年限便享有退休后的免费医疗权利并一直到死亡。
欧洲很多国家实行的也是跟中国同样的制度,但随老龄化加剧,入不敷出十分严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中国也存在很多问题:除了全国范围内缴费年限不一损害社会公平,还有“代际不公平”,个人缴费会越来越高,在老龄化面前,提高费率或延长缴费年限等各制度会因不断调整而遭质疑……[详细]
去年生效的《社会保险法》只原则性地规定累计医保缴费年限概念,但并未规定具体年限。于是,各地在执行中存在较大差异性,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广东顺德规定25年,江门20年,广州15年等。其他省份也参差不齐。这不仅存在地区间社会公平问题,也容易出现攀比,不利于改革。
深圳改革引发的网络争议,其本质是制度选择问题。长远看,目前的制度急需改革,应向“即投即保、不投不保”模式转型,就是说,制度转型是一劳永逸的,否则,全民讨论缴费年限的长短,将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最优答案的问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