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当保健品

无良商家,你说你不是故意的?

                 “佝偻门”事件后,金奇仕产品已在部分地区及部
             分门店临时性下架。记者走访广州多家母婴用品店发
     现,与金奇仕一同下架避风头的还有不少同是“食品”身份的
    “儿童保健品”。有业内人士透露,保健品的审批流程时间太
   长,需要提供的资料也太多,以“食品”的方式进入市场,宣
  传的时候再有所“侧重”,这种模式是整个行业公开的秘密。
 据了解,进口保健品审核至少需4个月……[详细]

金奇仕出事,为何多品牌儿童食品也下架避风头?

金奇仕的“蝴蝶效应” 一批无关品牌产品主动下架避风头

杭州消费者姚女士的宝宝今年1岁,据她说在连续吃了三个月的金奇仕产品后,居然出现了因严重缺钙导致的肋骨外翻,也就是俗称的佝偻病。“金奇仕”董事总经理田伟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金奇仕公司旗下所有的产品都是食品,不是药品。只能补钙,不能治病”。

记者在走访广州地区的药店和超市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一批非金奇仕品牌的“儿童营养保健品”居然主动下架,撤回了昔日摆在显眼位置的展板。而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是拿着“食品”批文的“婴幼儿营养食品”,甚至都不是健字批号的“保健品”……[详细]

保健品功效被无限放大 营养补充剂变身“神药”

目前,卫生部受理的保健品功效审批共有27类,涉及免疫调节,抗衰老,调节血脂,改善骨质等诸多方面,同时,根据卫生部对“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

但在市场销售中,销售人员的推广中,虚假宣传,夸大疗效,声称具有“药品都没有的保健治疗作用”,混淆保健与治疗之间概念的做法, 比比皆是,近年来,人参、雪莲、鹿茸、熊胆等产品价格暴涨,与他们被神话的保健功能不无关系……[详细]

保健品审核耗时难度大 企业走“捷径”

根据规定,一款保健品的上市,需要由申请人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产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注册申请,经过资料申报、受理、实验、试制现场检查等多个步骤,正常情况下为100个工作日,且一旦发生任何需要补充资料,或申报资料不符合要求,则审批期限顺延30天。

相比之下,食品生产批文则只需县级以上食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国家质量监督局管理,难度自然大大减小,不少神通广大的营养保健品生产企业及营销公司都坦诚,“保健品的批文没下来,但食品的已经批了,先上车,后买票”……[详细]

金奇仕钙片被检出含钠

健康资料库

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和销售,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我要关注食品问题]

调查投票

你知道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吗?

“挂羊头卖狗肉”成行业“众所皆知的秘密”

“食品”变“保健品”成行业明规则

关于保健品的管理,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上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在满足温饱需求后,更多的渴望精神上的富足与体质上、健康上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种热潮下,不少红极一时的保健品创下了销售神话,如红桃K,三株口服液,北大富硒康,而三株口服液更是创下了1年销售80亿的神话。

但空前绝后爆发式的销售神话后,是脆弱的管理与营养价值的科学论断,一起“三株口服液喝死湖南老汉”事件轻而易举的戳破了冉冉上升的肥皂泡,一年后,消费者信心迅速崩塌,三株倒闭……[详细]

企业急功近利 普遍“捞一票就走”

2012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局发布了《进一步明确保健食品有关辅料替代工作要求》,《要求》中明确指出:申请人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而这一点正是诸多保健品命中了不少保健品企业的命门。

一款保健产品的上市,除前期的开发外,后期的市场运营、销售、概念包装、媒体宣传,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除少数希望打造百年老店的知名企业外,大多数保健品企业都抱着“捞一票就走”的观念,希望一款产品能够尽快上市、销售,制造轰动,快速回本,获取暴利……[详细]

中国2015年保健品市场5000亿 消费者信心成关键

中国医保商会副会长孟冬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保健品市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而如何严格规范管理保健食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开发这一巨大市场,消费者信心将是关键……

专家坦承,在目前的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假冒批文,夸大疗效等现象,极大的扰乱了市场,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部分产品更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杜绝假冒伪劣保健食品,需要监管部门、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的共同努力,慧眼识珠,将劣质产品驱逐出保健品市场,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详细]

保健品命名叫停多种“禁语”
湖北药监局查获食品冒充保健食品
保健品违规销售爱“坑老”

消费者只能“自我保护” 树立正确进补观

营养专家:不赞成孩子吃保健品 鼓励使用天然食物

不少家长拼命给孩子进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静教授认为,这类做法是不恰当的,目前保健品市场质量良莠不齐,家长容易误信广告,如果不恰当给孩子进食了含有激素,如人参蜂皇浆等,不仅不能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导致孩子性早熟,从而使得骨龄提早老化,妨碍生长。

马静教授特别指出: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如果孩子对鸡蛋不过敏,鸡蛋是最好的选择,蛋白和蛋黄都可以,蛋黄营养价值更高。只要合理搭配饮食,根本不需要额外吃保健品,因为天然的食物更能健康地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详细]

绕开补钙误区 给孩子正确补钙

怎样才能良好补钙?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如果吃肉类、鱼类、蛋类和精白米精白面等食物过多,摄入蔬菜、水果、薯类、粗粮、豆类过少,那么尿钙的流失量较大,即便摄入了很多钙元素,却未必能用在骨骼建设上。因此,想要将钙质摄入还良好吸收,必须依靠平衡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孩子在均衡营养、运动充足的状况下,依然存在缺钙情况,判断需要用钙片补钙的话,不妨配上适当的鱼肝油补充维生素A和D,配合钙质的吸收。范志红老师提醒,补钙不是越多越好,每日400-600mg即可,最好每天适时适量服用……[详细]

看批准文号辨别保健品真假
药监局:保健食品无治疗作用

健康画中话

结   语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近五成的消费者容易将普通食品误认为保健食品,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普通食品,尤其是营养类普通食品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时应积累必要的保健食品知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获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后,食品才能以保健食品的名义宣传和出售,且包装盒上必须印有“蓝帽子”标志,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认准这一标识,避免无良商家的欺诈。

请输入验证码: code
已有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责任编辑:廖颖瑶 何颖 商涛 徐晓宇 监制:韩林涛 孙海峰 李悦 梁慧玲 设计师:陈凯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