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羸弱的“堡垒”
与其说老年人对药丸怀有信心,不如说他们对于生命末端仍有期望。在让他们找到健康、社交与自我的养生消费中,拒绝比接受更困难
“老人总是很善良的”
口述/赵建民 ,58岁,退休编辑
如果天气预报说要降温了,给我打电话来询问身体情况、嘱咐要加衣裳的,总是一个推销保健品的小伙子,而不是我的孩子。
小伙子是我去他们公司做足疗时认识的。他陪我说了一个小时的家常,中午一起去公司楼下AA吃了面条和饺子,送我上车回家后还打电话来问有没有安全到家,让你感觉就像家人一样。所以,当他通知我免费参加公司组织的郊区活动时,我也不会反感。
从出发开始,公司安排就很有讲究。阿姨多了,公司安排小伙子去;老头多了,公司就多安排小姑娘。每位老人基本上都有一位推销人员陪着。
他们不是全凭嘴说,有时候他们还避免说这个(保健品)。他们会讲:“阿姨,我们不是为了推销这两片药。你说这么多年,为国家效力那么多,为儿女这么操心,老了为自己想一想。”这话确实说到我们心坎儿去了。
他们的服务还非常到位。上下台阶有人扶着,渴了有人倒水,免费吃免费喝,晚上睡觉前,他们还主动给你量血压、按按脚。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把这些小辈都当成孩子:“丫头真好,跟我孙女一样。”
我就见过有老头被小姑娘哄得团团转。明知你在忽悠,可他觉得舒服啊,也支持你:“你说买几盒。十盒?行行,买十盒。”
老太太们在一起还会开玩笑:“你看,你都说了比你儿子还亲,那你还不买点药,去买吧。”
有的孩子甚至明说:“阿姨,你就支持支持我吧,这个月我还没有业绩呢。”“那怎么办呢?我就少买点吧。”
这服务真是做到人心那份上,让你没法拒绝。老人其实不是傻子,但人总是很善良的,只是有些话,不愿意说得这么明白。我们挺理解这些孩子,压力很大,就业机会少。你说他们也不容易,只要这药不是假的,买点无所谓。
还有一点是挺有意思的,现在参加活动的单身老人比较多,他们的表现就和我们有家庭的不一样。给你的感觉是,他很前卫、很自由。比如说,我说要回家和老伴商量商量,他就会说:“我不用跟人商量,自己说了算,买了!” 其实他们是很孤单的,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表现出这种弱势。他们希望让人觉得:我不老,我很强,愿意接受新生事物。
“对母亲就像对孩子”
口述/冯云,25岁,公司职员
以前我常说妈妈“走火入魔”了,她就反驳,说我们不懂不理解,经常吵上几句。
三四年前,她在朋友介绍下,每天上午按时出去体验一种“舒可满豪”理疗床。妈妈没有退休金,钱是子女给的。她想买那张14800块的床时,我跟着她去过体验馆。刚进门,有小姑娘就喊:“妈妈来啦”,叫得比我还亲热。馆长也想对我“洗脑”,我特别气愤,跟他吵了起来。
没想到妈妈帮着馆长,说馆长是为了她的健康着想,说我这样不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保健产品不“保健”甚至会有害健康?该消息一出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又敲响了警钟,老百姓又少了个健康保障。那到底保健品还该不该吃?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