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一个月来,“肌溶解”成为了一个迅速蹿红的词汇,而这可怕的病症和美食“小龙虾”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究竟是“小龙虾”致病?还是无良商贩的又一次“潜规则”? [专题 洗虾粉致肌肉溶解 曝光小龙虾清洗内幕]
各地出现“肌溶解”患者纷纷表示吃过“小龙虾”
“洗虾粉”嫌疑大?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罗建仁分析:“这种虾没有什么肉,因此往往要养得比较大才上市。由于它们的外壳凹凹凸凸,洗起来比较麻烦,最简单的是用高压水冲洗,但是也可能有人会用酸来清洗,至于用什么酸很难说了,考虑到醋酸价格比较高,不能排除有人会用工业酸。”
“洗虾粉”不可能?“小龙虾”自身也不是?
“横纹肌溶解症说是‘洗虾粉’惹的祸,我们认为不可能。”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解权说,新闻报道该事情后,他们立即组织相关专家对此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基本否定了“洗虾粉”致病的说法。“洗虾粉”主要成分是草酸,是一种氧化剂,主要起清洁污垢作用,虽然草酸经清水浸泡和高温烹饪后会分解掉,但毕竟是化学物质,不宜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肌溶解”并不鲜见 过量喝酒、生吃豆角也会引起“肌溶解”
南京小龙虾事件让横纹肌溶解症成了最近让人们关注的疾病。昨日记者从医院发现,得这个毛病的人还不少。他们中有的过量喝酒,有的吃了生豆角,有的因为服用降脂药……
致病药物涉及上百种 医生怀疑药物滥用闯了祸
滥用药物或者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横纹肌溶解症病人并不少见。这类药物主要有降脂功效的他汀类药物、降甘油三酯的贝特类药物,以及促生长的糖皮质激素等等。
美国也有这个病
产品溯源机制亟待建立 南京已行动
要证实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到底有无因果关系,亟须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溯源体系。南京、北京、福州均出现了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但是这些小龙虾是否来源于同一产地?来源于同一生产企业?有了食品生产溯源体系,即便不能迅速确认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具体病因,也能够确定危险源自哪里。
(责任编辑:宋雪)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