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长江鱼致性早熟 什么是环境激素?

2010-08-30 19:23: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含有这种激素成分的物质,被人食用或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如化妆品、洗浴剂、洗洁剂、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当环境激素进入人体时,会让人体内的内分泌系统误认为是天然荷尔蒙,而加以吸收,占据了在人体细胞中正常荷尔蒙的位置,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调节失常。

  什么是“环境激素”?

  激素对人类的影响。大多数的激素能促成网络系统,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例如,精子形成需要男性激素,女性的生殖器发育机能维护需要女性激素,它们在各自的睾丸或卵巢中产生,是由脑下垂体里产生的卵胞刺激素FSH所控制的。这个FSH又是被丘脑下部产生的促进腺激素放出激素(GnRH)所控制的。因为它是脑中枢系统的上部构造,他的信号产生不仅影响到生殖系统,与免疫系统也密切相关。[专题 长江鱼致性早熟 鱼体含环境激素]

长江鱼致性早熟 什么是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对人体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于人体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含有这种激素成分的物质,被人食用或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如化妆品、洗浴剂、洗洁剂、瓜果、蔬菜、肉类、食品等,当环境激素进入人体时,会让人体内的内分泌系统误认为是天然荷尔蒙,而加以吸收,占据了在人体细胞中正常荷尔蒙的位置,从而引发内分泌紊乱,造成人体正常激素调节失常。表现在发育障碍、生殖异常、器官病变、畸胎率增加、母乳减少、男性精子数下降、精神、情绪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不仅是人体,对于其它野生动物体也是一样的。多数环境激素也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环境中十分稳定而难以分解,因此可存在甚长的时间,不易清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具有毒性、难降解与生物累积性,加上可怕的蚱蜢跳效应(又称为蚱蜢效应,Grasshopper Effect)增强其传递性。

  部分污染物质在气温高时易挥发进入大气,经由风吹而移入低温区,然后凝集或藉由降雨返回地表,当气温再度升高时,污染物又会进入大气当中,如此周而复始反复在大气中蒸发、迁移与沈降,藉由空气、水和吸附物的携带,可传递至远离污染源排放的地点污染其它干净的区域。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是南北极地区纯净而无污染源的生物栖息地也难以幸免于人造污染物质的干扰。于是受害野生动物提高了畸胎、肿瘤、免疫功能下降、生殖障碍等发生机率。近年来由于环境激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传布,特别是在河川水域与海洋环境中透过垃圾污染、废水污染等途径所产生的环境激素,已对于近代生态保育造成更多的难题;例如透过食物链放大与生物体转化后的环境激素,其可能对于生态系统与我们自己的健康有更大的杀伤力,举例来说目前已知的疑似环境激素物质:汞,由于人类工业污染的加重,有越来越多的汞进入到海水当中,而海洋浅水域可见光区的海藻,在其死亡下沈入深层海域以后,沈淀的藻类残体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会进一步和海水中的汞成分产生交互作用,并生成甲基汞。

  甲基汞可透过食物链和生物累积的过程不断地在生物族群中放大,海洋生态系统中越高的消费者阶层,体内就累积越高的甲基汞,而捕食海鲜的人类将是最高的消费者族群。甲基汞同样可被人体消化道吸收,加上它可溶于脂质,并可轻易的穿越血脑屏障与胎盘,因此对人体的杀伤力颇大。目前已知甲基汞有害脑神经与血管,并且容易导致淋巴球染色体变异等问题。而另一重要例子则为有机锡,近代船舶工业时常运用有机锡物质(如Tributyltin)于船舶底部的抗生物附着涂料,而目前已知这类物质正累积于海洋生态环境中,已造成部分牡蛎等贝类的性别错乱,同时也损及到其它海洋生物的健康,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本为地球生物的摇篮,但时至今日却已日渐成为数种环境激素在生态系统中传布的温床。

  研究发现:“环境激素”是性早熟重要的诱因之一

  “壬基酚和辛基酚是洗涤剂、纺织产品和皮革涂饰中极为常见的化学原料,属于环境激素,即可以干扰内分泌并影响性发育水平的内分泌干扰素。全氟辛烷磺酸则被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造纸、防水涂料等产品之中,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记者在报告中了解到,被测有毒物质,均为化学用品,被大量地用于工业生产之中。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累积性,因而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形成健康隐患。”在报告中,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介绍了这些物质的危害性。“由于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巨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其列为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化学物质,因而其产量在这些国家已大幅减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