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在绝大多数餐馆我们被迫花费一元钱去使用消毒餐饮具,但是这些餐饮具是真的有高温消过毒吗?这些放心餐具可以让我们放心吗?
今年5月,卫生部发布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合格标准提出了9项明确要求。从表面看来,餐具消毒有了严格规定。但是事隔3个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餐饮具消毒状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大倒胃口。“一元消毒餐具”的清洗过程缺乏监督,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消费者投诉 消毒餐具残留红椒末
近日,河南省武陟县的古先生在县城一家餐馆准备用餐时,发现没开封的餐具表面竟有残留的红椒末,让他大倒胃口。
这套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标明:餐具经过机械消毒,而且是采用防二次污染的包装膜包装的。既然经过了专业消毒,餐具上怎么还会有残留物呢?为此,记者找到这些消毒餐具的生产厂家辉县市天大消毒服务机构。令人意外的是,对于消毒餐具里的残渣,天大消毒服务机构负责人竟说,洗得再干净也会挂一漏万,不一定哪个地方洗不到。
这位负责人还说,因为停水停电没有正常生产。
央视记者调查 洗餐具脏水循环使用
在天大消毒服务机构附近,是中洁餐具消毒中心。还没走近这家工厂,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食物残渣发酵后的馊臭味。在工厂门外的一堆垃圾旁边,摊开摆放着许多刚洗完的筷子。
据辉县市中洁餐具消毒中心的工人介绍,筷子摆在外面晒晒就算消毒了。
中洁餐具消毒中心的工人说,洗过餐具的水里有洗洁精,洗一箱就倒掉,成本太高了,要洗两箱才倒掉。但工人洗完两箱餐具后并没有将用过的洗碗水倒掉,而是倒进了下一箱等待清洗的餐具中。在记者调查过程中,工人先后清洗了5箱餐具,而清洗餐具用水却没换过。
据调查,类似情况并不只存在于武陟这样的小城市,在一些大中城市,消毒餐具加工企业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
执法检查 不合规范却证照齐全
今年7月,昆明市卫生执法监督局对当地消毒餐具进行全面检查时发现:有一种消毒餐具的外包装上,厂名、厂址、电话等按要求必须标注的信息一概没有,只印有“益康消毒餐具”几个字。然而,这个没有标注基本信息的消毒餐具,外包装上却印有“昆明市第一批餐饮具消毒服务机构卫生监督检验合格企业”的标识。
经调查,这家工厂消毒车间总面积不超过60平米,根本不达标。企业负责人虽然承认企业规模不达标,却声称他们是正规企业,并拿出营业执照印证自己的说法。这里的工人透露,他们厂不仅证照齐全,还有专门的消毒设备对餐具进行消毒处理。但记者发现,厂里的消毒柜根本没有使用。
执法人员说,就算这台消毒柜在正常使用,他们的流程也不规范。因为,这家消毒厂没有固定的清洗池,初洗在整理箱里进行,之后没有通过专业的远红外或者喷淋和高温消毒设备,餐具达不到消毒效果。眼见执法人员道破玄机,工厂负责人不得不承认,没消毒就直接包装了。
卫生部回应:如有必要将出台新规范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上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有必要,将组织出台更详尽的餐具消毒管理规范。
毛群安指出,餐具消毒涉及饮食卫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卫生部门也一直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
如果监管措施不够有效,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再出台更详尽的监督管理规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一次性餐具致癌?餐馆里、小吃摊上,一次性的竹筷子、木筷子,一抓一大把,用完之后直接扔掉即可,不必反复清洗消毒,看上去既卫生又方便。就算环保组织因一次性筷子毁坏树木而呼吁抵制,这些年一次性筷子的增长速度也是每年必增,可如今这刺鼻的黄水让大家不禁疑问,不用一次性筷子,真的是在保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