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药业:普药缺规模新药缺研发 被“抛弃”

2010-8-10        

  这是一家被专业机构“抛弃”的制药企业。在3月16日上市后,没有一家分析机构的分析师为其撰写过研究报告。

  亚太药业(002370.SZ)位于浙江绍兴,专做抗生素类普药类企业,其前身是集体企业改制而成。公司主导药品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氨苄等,主要所处的细分行业为抗感染药物子行业下的大环内酯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多家分析机构分析师表示,这是一家没有独特药物和原料药受限的抗生素生产企业,目前没有发现亚太药业能让未来业绩产生预期优势的项目。

  上市4个月业绩变脸

  随着其上市4个月后,等待投资者的却是,7月13日,亚太药业发布今年上半年业绩修正公告,今年上半年净利下降10%~20%,而此前在其今年一季报上显示,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预增不超过30%。

  这是东方证券作为保荐人推荐的又一家半年内业绩下滑的新上市企业,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家没有特点,未来发展没有特别预期,没有核心竞争优势,“很难被抬上桌面”的药企。

  根据公告显示,业绩大变脸的主要原因是,滨海原料药项目已建成,但报告期内未取得 GMP 证书,2010 年上半年该项目设备折旧、人工及能耗、研发投入等成本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而在招股书中,东方证券对上述成本的大幅增长可能性未作任何提示。

  就此,记者8月4日电话采访了亚太药业董秘办的沈小姐,她坚称,“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公告上显示的内容”,但却回避了公告中滨海原料药项目的具体情况。

  从亚太药业招股书上,未能看出滨海原料药与募投项目有何关系,也无法得知该项目的数据。从其公告上显示,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494.10万元,据其之前预计的净利润约为 3200万元,修正成约为2000万元,相差约为1200万元。

  据沈小姐介绍,这个滨海原料厂于7月份已经获得GMP认证。亚太药业7月份公告显示,只有阿奇霉素原料厂获得GMP认证。根据亚太药业招股书,募建的项目扩建年产片剂3.3 亿片生产线项目与滨海原料药厂相似,其扩建计划投入费用为2592万元。

  作为短板项目,原料药生产项目对亚太药业非常重要,只是目前其还未掌握原料生产工艺,仍然需要从大的化工企业进货。而近期,原料价格已有上涨迹象或趋势,这会考验亚太药业的盈利能力。

  2007~2009 年,亚太药业产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7.06%、27.35%和30.00%,毛利率稳步提升。兴业证券分析师王晞认为,公司产品多为技术成熟的普药,技术壁垒低,竞争激烈。此外,公司面向基层低端市场,这类市场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所以公司的毛利率处于一个稳定又合理的水平。

  王晞认为,因为基层市场营销费用低,仅为7%左右,所以公司销售净利润率达10%,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现在因为原料价格变化,有可能直接影响公司净利润额。有分析师认为,如果亚太药业不改变现状的话,很难在资本市场被关注。

  “研发、创新能力”遭质疑

  根据招股书显示:目前亚太药业拥有5 种剂型共63 种通用名药品品种、89 个规格药品品种,产品治疗领域涉及抗生素、抗病毒、心血管、消化系统、解热镇痛等五大类;其中,列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批文品种66 个,甲类医保用药36 个、乙类医保用药30 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部分)28 个。

  2009 年公司列入国家医保目录产品和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和43%。

  从其公布的数据来看,公司主营的三大产品分别是罗红霉素胶囊、头孢氨苄胶囊、阿奇霉素,三者同属抗生素品种。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人士8月5日直言,虽然这三种药在各自细分药品中属于龙头品种,但对于化学药企来说,都是属于没有门槛的品种,没有独特竞争优势。

  其中,亚太药业的罗红霉素胶囊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头孢氨苄胶囊产量位居全国第四、阿奇霉素产量位居全国第二。2009年三大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6813万元、4504万元和56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0%。

  作为仿制药企,亚太药业与其他药企相比,既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药品,又无原料工艺技术优势。仅从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来说,虽然罗红霉素产量为3.6亿粒位居国内第一和阿奇霉素产量为4341万片为国内第二,但两种药的原药工艺,亚太药业都没掌握,只是单纯的制剂企业,对产品利润根本没有控制力。

1 2 上一页下一页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