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企业做了一个终端设备,目标受众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我让工程师演示操作一下,对方回答说其实自己也不太会,我就想工程师自己都不会操作,怎么让老人操作。”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在6月15日的首届中国智慧医疗大会上讲述了这个亲身经历。
(图为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源生)
在谈到“健康”的概念时,郭源生说:“健康一般赢在理念上,但往往也输在细节上。”说到可穿戴设备时,郭源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
可穿戴设备上千多种,从鞋到眼镜、手表、医疗床。郭源生透露,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生产可穿戴设备的企业有200多家,并且这个增长速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发展很快。郭源生还直言,健康产业,包括可穿戴设备行业,将来构建的整个智慧医疗产业,已经足够替代房地产产业的发展。
然而,像开头提到的细节缺憾在郭源生看来是制约行业发展的障碍。他在主题发言中表示,医疗健康需要医学方面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构建一个科技创新体系。此外,郭源生也提出了自己关于这方面的几个构想。
一是将现有的医疗设备推向社会化或者变成家庭自用化;二是军转民,航天员在航天试验基地或者太空所使用的可穿戴设备和医疗上的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降低成本把航天航空技术和手段转向民用,是值得探索的;三是将目前用作手术的微型化机器人推广到监测方面,而不是仅仅在治疗上,甚至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不同情况用机器人来做可视化诊断和信息采集。
“还可以考虑将智能化终端放在社区和公共场所,一方面可以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同时也为公共服务提供一些相应数据。”这是郭源生最后一个构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iwatch来了,可穿戴设备再次引起关注。本专题尝试从目前已有的可穿戴设备产品、相关企业在这一行业的状况及行业面临的困境为您全面解析可穿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