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蒙牛该批次超标的产品为该集团眉山公司2011年10月18日生产的250ML/盒包装的纯牛奶产品。39健康网采访了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为网友揭开牛奶为何含黄曲霉毒素的疑团。
牛奶含黄曲霉毒素主要原因在于饲料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39健康网,牛奶本身不会含有黄曲霉毒素,牛奶检测出有黄曲霉毒素,主要是因为奶牛食用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所致。“像玉米、稻谷、豆粕这些饲料在制作的过程受到了感染,就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当奶牛吃了变质的、不新鲜的饲料,就会在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王丁棉表示,玉米、花生麸这些东西存放太久也容易发霉变质产生这种毒素。
王丁棉说,如果奶牛是吃新鲜青草的话,牛奶中就比较少检出这种物质。“黄曲霉毒素M1无疑是一种致癌物,包括我国在内很多国家都对牛奶和其制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1设下限量标准,所以是生产原材料样品和成品的必检项目。”
黄曲霉毒素在人体积累会致癌
王丁棉表示,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来源于奶牛的饲料中,即使超量一点点,随着人在食物中的摄入,慢慢在人体积累也会致癌。王丁棉告诉39健康网,网友要是已经喝了一点含有黄曲霉毒素的牛奶也不用太担心,长期积累达到一定量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危害。但此次蒙牛牛奶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超过100%,如产品已上市,那必须要下架处理,销毁处理。
据了解,黄曲霉毒素1993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一般的高温不能杀灭黄曲霉毒素M1
据王丁棉介绍,即使是牛奶加工中用高温的巴氏杀菌法也无法清除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M1是非常稳定的,巴氏灭菌法也无法将其杀灭,超高温(138-152摄氏度)也灭杀不了,温度要到达280摄氏度才可以破坏黄曲霉毒素M1。”王丁棉表示,不仅是牛奶,其他食物如果不新鲜,存放的时间过长也会有这种黄曲霉毒素。
王丁棉:食物和牛奶都应该选用新鲜的
王丁棉建议,要吃新鲜的食物,建议少喝糖分含量高、添加剂比较多的乳酸饮料。“牛奶和奶粉都要以新鲜为主,存放的时间都不宜过长。一般消费者光靠肉眼不能鉴别出牛奶是否含有黄曲霉毒素,要送检测才可以辨别。如果没有达到变质的程度,味道也是辨别不出来的。”
相关专题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何颖)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