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部分洋奶粉昨宣布提价 商务部:推奶粉进口许可制

2009-07-16 09:35: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就在部分“洋奶粉”开始重返提价之路时,昨日商务部对外发布了对鲜奶、奶粉和乳清实施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的公告。这显示,在洋奶粉把守高端市场并日渐掌控定价权的背后,有关部门也开始利用对外贸易管理方式主动介入进口奶粉市场。

  记者观察

  过分依赖只会助长洋奶粉涨价

  如果说大豆对外依存度在提升,是因为中国有近一半的需求缺口的话,那么对洋奶粉的依存度提升则反映出乳业市场恢复期中的尴尬。

  国际调研机构Euromonitor的统计显示,2007年按零售货值算惠氏奶粉在华占有率为5.7%,低于美赞臣(12.1%)、多美滋(11.6%)和雅培(6.3%)。加上雀巢(5.6%),洋奶粉占据半壁江山。经过三聚氰胺一役,相信目前洋奶粉份额将更高。

  在看似充分竞争的奶粉市场,一方面掌握了忠实粉丝的“洋品牌”能以各种理由轻易在国际奶价走低的今天提高中国市场的终端售价,另一方面我国自身生产的奶粉却传来大量积压的消息,据中国奶业协会去年11月的调研,全国奶粉库存超过30万吨。

  这种奇怪的供需关系要理顺,既需要消费者有足够的购买理性,政府加强对乳业市场的宏观导向,更需要国内奶企提升食品工业现代化水平,尽快挽回信誉。

  新闻链接

  粤进口乳制品倍增

  受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影响,消费者对国内乳制品的市场信心受到较大冲击,促使自2008年下半年起,经广东口岸进口乳制品大幅增加。

  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进口乳制品达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5倍;价值1亿美元,增长39.7%,但进口价格指数仅为0.568,即价格水平下降43.2%。

  今年上半年经广东口岸自新西兰进口乳制品3.3万吨,增长2.5倍,占同期广东口岸乳制品进口总量的54.8%;同期自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别进口1.7万吨和6440吨,分别增长1.7倍和63.3%。

  海关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经广东口岸乳制品进口量大幅增长,进口价格持续走低的原因有三:一是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使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降低,而一些洋品牌奶粉凭借质量优势,在国内消费市场上赢得了口碑;二是进口奶粉关税从几年前的25%,到去年6月1日下调到5%,关税税率的下调大大刺激了进口的增加;三是近期进口奶粉到岸价每吨1.7万元左右,而国产奶粉成本价每吨2.4万元,境内外的差价,也使得上半年广东口岸进口乳制品呈现较大的增幅。

  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乳制品进口情况,及时出台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防止乳制品进口低价倾销的发生。

(实习编辑:林艳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