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大量水果上市,爱吃水果的人要注意了,如果不了解自己的体质和水果的属性,进食不当,小心得“水果病”。
“水果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家不了解水果的属性而盲目进食,且通常是在一次性进食过多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内热的人吃多了桃子,会容易上火、便秘等。
那么,如何避免“水果病”,让水果起到抵抗秋燥、滋养身体的作用呢?
避免“水果病” 学会限量吃
俗话说,“七月小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柿子能养肺胃、清热去燥、健脾,加上其营养丰富,除了锌和铜的含量不及苹果外,其他成分均优于苹果,故在金秋时节又有“每日一苹果,不如每日一柿子”的说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慎吃柿子,在饭后吃更适宜。空腹吃柿子会妨碍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所以贫血患者应少吃为好。
柑橘类水果中所含有的人体保健物质,目前已分离出30余种,其中主要有类黄酮、香豆素、类胡萝卜素等等。
如果一次吃得过多,柑橘内大量的胡萝卜素,入血后转化为维生素A,积蓄在体内会使皮肤泛黄,继而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综合症状,所以柑橘不宜一次吃得太多。
鲜枣
在秋季的时候比较有代表性的水果就是枣。鲜枣的维生素C的含量居水果之首,是猕猴桃的10倍、苹果的近百倍,被誉为“百果王”。
鲜枣营养价值高,但一次最好别超过20枚,吃得过量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腹胀,有损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
苹果
秋季的苹果鲜甜多汁。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只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
苹果果汁可止泻,空腹吃可治便秘,饭后吃能助消化。但是,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因此摄入过多不利于心、肾保健。
秋季推荐吃这些水果
梨——滋阴润肺
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上火,而秋梨甘甜多汁,可以清肺热,缓解咽喉干燥,生津止渴,润肺化痰。
注意:梨分雌雄,雄梨肉质粗硬,水分较少,不甜,雌梨果肉白嫩,甜脆爽口,购买时要注意。(左雌右雄)
葡萄——排毒祛痰
多吃葡萄能有效帮助肺部排除毒素,消炎祛痰;葡萄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的人群大有裨益。
注意:葡萄制成干后,铁和糖量加强,对贫血体弱者及妇女、儿童尤其好,但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柚子——清热解毒
柚子香气浓郁、酸甜可口,富含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能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消食化气。
注意:刚采下来的柚子滋味不是最佳,最好在室内放3~5天,随着果皮水分的逐渐蒸发,甜度和口感都会变好。
山楂——开胃健脾
秋天想要滋阴润燥,就得多吃酸的东西,首选山楂,山楂富含黄酮素、维C、钙及胡萝卜素,开胃健脾,还能降血压、抗衰老。
注意:山楂直接生吃会酸倒牙,最好切成片泡水、泡茶喝,也可以煮粥、做酱吃。
石榴——美白养颜
红石榴中富含矿物质和抗氧化成分,有利于肤色美白、延缓衰老;膳食纤维含量高,可以预防便秘,缓解腹泻症状;石榴还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降血压。
注意:石榴吃多了容易上火,吃完石榴要漱口,否则对牙齿不好。
Tip:这些水果好吃可不要贪嘴哦,换着吃才最好。(华龙网综合)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我国中医学认为,四季、五行、五脏、五味、五音等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黄帝内经》记载:“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本期39饮食编辑将从夏季养心水果入手,带您进入神奇的烹饪世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调养身心。此时喝点苹果杏瘦肉汤,缓解便秘巧安神。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主治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