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的五点建议

2016-04-11 17:55:0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若不尽快采取行动,减少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预计该数字将在2040年增至1.5亿人次,给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其实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并不是很难,关键就在饮食和运动方面掌控好。”在2016年4月7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举办的国图卫生·对话媒体的活动中,知名营养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发言时说道。

5385221E624F19B1EAA936409D9E064D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若不尽快采取行动,减少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预计该数字将在2040年增至1.5亿人次,给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呈爆炸式增长。1980年,中国男性的患病率不到5%;现在,该比例已超过10%。主要原因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糖和高脂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等,”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表示。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近半数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约为5亿人。这不仅带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带来罹患心血管病等其他疾病的风险。

1

  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导致中国超重和肥胖比例日趋上升,而后两者本身也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国现有1/3以上的成年人超重,7%的成年人肥胖。

  为此,在一日三餐中,范志红给出了糖尿病患者以下五点建议:

  一、选择合适的主食

  把一半以上的精白米,精白面等换成消化速度慢,血糖反应低的食物,比如说像燕麦荞麦红小豆,或者云豆这类的食物。

  二、改变吃饭循序

  通常吃饭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先吃两口饭,再吃别的东西,其实这个循序要改变一下,据相关研究证明如果吃饭之前吃一碗焯煮的绿叶蔬菜,比如说焯菠菜之类,先吃几口菜再吃米饭,血糖上升得会比较慢。而且吃米饭时一定不是说一大口的吃完,而是一小口饭配一大口菜。

  三、搭配些蛋白质食物

  在吃饭的时候,需要搭配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吃,如鱼、肉、蛋、奶、豆浆、豆制品等。

  四、烹调方式很重要

  做饭时候烹调方法与方式也很重要,一定不要太淡,也不要太碎。水果永远整个吃,千万不要打成糊、打成汁吃,这样血糖会升的快,有研究证明这样会加重糖尿病。

  五、注意调味

  注意调味品,一定要少放油,少放油是控制血糖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措施,很多人喜欢放醋,也有研究表明,适量吃些醋有利于改善病情。

  每天运动30分钟好处多

  在运动方面,范志红建议,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餐后一定不要立即坐下,餐后30分钟一定要站着,或者是散步,或者是做些轻微的家务,虽然对消化的影响不大,但是可以会使血糖往下降。

  二是每天要有30分钟,或者40分钟至1小时的运动,运动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强化肌肉;同时如果你超重,那么进行有氧运动,快走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如果大部分糖尿病患者能够做到以上几点,血糖一般都会控制得比较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