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吃货,过去的一周无疑是让人坐立难安的。火锅、鸭脖里的罂粟壳已经对吃货们造成了“一万多点伤害”,而“荧光猪肉”的再次出现,无疑是又在大家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对此,有专家表示,“荧光猪肉”的出现实则是受到了磷光发光杆菌的污染,但消费者无需听“菌”色变,此种发光杆菌无毒性,也尚未发现其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案例。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有关“荧光猪肉”的报道可谓是由来已久,相关报道遍布湖南、北京、四川、陕西、重庆等地。其出现的原因也有饲料问题、非法添加、牲畜疾病等多个猜想版本。
据媒体2010年12月6日报道,湖南长沙市个别市场销售的猪肉在夜间居然能发出幽幽的蓝光,这一现象引起广大消费者的恐慌。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所长邓云波介绍,猪肉之所以夜间发光是生猪屠宰后被发光菌所污染导致。
“发光菌长期大量生长,是否对动物与人体具有毒害作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湖南省兽药饲料监察所肖安东博士说。不过,“急性致病试验”显示,发光杆菌对小白鼠没有明显的致病性,试验组小鼠均未出现体温升高及死亡现象,但在一定条件下,发光菌在肌体内可持续生存。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研究员钟凯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荧光猪肉”的出现是受到了磷光发光杆菌的污染。
对于该类猪肉发光的具体解释,记者在百度百科中同样找到了答案。据有关专家的分析研究,发光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此种发光杆菌属低温菌,发光蛋白本身无毒性,发光杆菌加热到70度也可以很快被杀死,临床上也尚未出现因食用发光畜肉、鱼肉导致发病的案例。农业部已经公布的动物传染病一、二、三类名目中均未列入此类发光杆菌。目前,我国尚未发现有关发光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
对于此类猪肉是否可以继续食用,有专家建议,由于发光杆菌原本就是环境中的杂菌,它的出现也暗示着猪肉可能在储存或者运输过程中沾染了细菌,而其他未知的细菌所存在多大的风险,是很难确定的。所以已经发现猪肉出现了荧光,还是尽量不要食用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在3.8妇女节来临之际,39健康女性为广大女性朋友做了一期特别策划,提醒女性朋友关爱自己的健康。我们每天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地出门,总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但你有没有想过,就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潜伏着很多“细菌炸弹”,卫生巾、内衣裤、化妆品、手机、包包……它们都时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