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科学实验均证实瓶装水暴晒没有毒

2014-07-22 08:55:1939健康网综合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有帖子称,矿泉水瓶在遇热后会有致癌物释放并溶于水中。那么,车主们随手放在车内的瓶装矿泉水,真的会变成“毒水”吗?

  据健康媒体报道 每到炎炎夏日时,“夏天车里放矿泉水,当心中毒”的传言就会火热起来,称夏天车内温度奇高,矿泉水瓶置于高温环境或放在阳光下暴晒会释放出有毒物质。更有帖子称,矿泉水瓶在遇热后会有致癌物释放并溶于水中。那么,车主们随手放在车内的瓶装矿泉水,真的会变成“毒水”吗?

  记者发现,早在几年前,类似说法就一直存在。其中关于“有毒物质”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高于70℃的环境下,矿泉水瓶发生变形,可能会溶出铅、锑等有毒物质。第二种是高温条件下或反复使用,矿泉水瓶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物DEHP增塑剂。搜狐健康曾就“你是否在车里放过瓶装水”为话题做过一期调查,发现超过九成网友在车里放过瓶装水,且五成受访者习惯存放一箱矿泉水,短则放一周,长则一个月。

  近日,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的实验发现,将一瓶矿泉水放置在密闭车辆内暴晒7天后,送检水样中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可见尽管在温度最高可以达到70℃的车内放置了一周,瓶体也无增塑剂析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此前的实验还发现,无论是晒前还是晒后,在塑料瓶密封条件下,水中的微生物很难繁殖,瓶装水的菌落总数均在合格范围内。

  对此,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蒋平平教授告诉记者,瓶装水的瓶体PET中一般不添加增塑剂这种物质,这是由制作工艺决定的。而PET的稳定性是由材料聚合度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当温度小于120℃时,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叶胜荣教授也认为,PET的结构相当稳定,其融化温度超过250℃,要发生化学变化至少要在100℃以上,汽车内显然达不到这样高的温度。

  虽然传闻被实验结果否定,但专家表示,保存瓶装水仍应注意瓶身标注的适宜存放温度、保质期和“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等存放要求。可以在车里放瓶装水,以备不时之需,但应缩短储存时间并经常更换。开启后最好在24小时内饮用。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