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食用不新鲜鱼易导致组胺中毒 专家提醒吃鱼需新鲜

2013-08-20 15:36:15健康卫视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深圳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容易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市民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

  鱼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经常吃鱼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但是,夏季高温天气,食物容易变质,而吃鱼也应注意,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深圳上周就发生一起因进食不新鲜的鲐鱼而引起26人食物中毒事件,所幸目前所有病人已康复出院。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食用含有一定数量组胺的某些鱼类容易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市民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

  上周四,深圳市一职工食堂有26人因食用不新鲜的鲐鱼而引起食物中毒。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脉搏快,部分病人出现胸闷症状,至周五凌晨2时,所有病人已经痊愈出院。深圳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科主任黄薇介绍,这些病人是吃了不新鲜的鲐鱼而引起了组胺中毒。黄主任介绍,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鲣鱼秋刀鱼鲭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高,当这类鱼贮存不当、鱼不新鲜时,组胺积蓄到一定量,进食后便使人产生过敏性中毒。

  黄主任介绍,鱼类引起组胺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因为夏秋季的天气比较炎热,细菌会大量繁殖,组氨酸易于分解形成组胺引起中毒。她提醒市民,应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在烹调前可采取切两半后以冷水浸泡数小时或者烹饪时加少许醋等措施去毒。她建议买回来的鱼要储存在-18°c的温度里,如果是冷藏储存的话要储存在4°c以下的冰箱。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陈芳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从事社区全科八年多,擅长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