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推荐
上火嘴起泡 按摩3大去火穴
冬季干燥,人们容易上火,嘴还易起皮或起泡。如何去火呢?人们除了吃些去火的食物外,还可通过穴位按摩达到去火的目的。中医认为,人体有三大“去火穴”,常按摩这三大“去火穴”,可除燥去肝火。
内庭穴
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热症、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
按摩手法:
内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间的缝隙交叉处,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说明肝火比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按摩手法:
在按摩太冲穴前,先用热水泡脚约10分钟,然后用大拇指从下向上推揉3分钟即可。
合谷穴
合谷穴最好找了,我们平常说的虎口就是。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来消消火。
按摩手法:
由于这个穴位按摩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没有固定的次数,有空的时候按一按合谷穴就可以。
大雪饮食
“大雪”飘然 吃点啥好
伴 随着寒风的吹起,“大雪”节气也到来了。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相信即使是再爱美的人也会想要开始吃一些好吃的来给自己寒冷的身子补一补。但是,平时大鱼大肉 吃过了的我们,在这个时节也不宜吃太过于油腻的东西,这样反而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大雪”节气后,天气越发寒冷,也即将进入隆冬,过量地吃一些进 补的东西,会让食物滞留在我们的肠胃中,阻碍我们本身就遇冷受到刺激的肠胃。那么,在这个时节,我们应该吃点什么才好呢?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推荐几个有 营养有健康的滋补佳肴。冬季的“补”,宜以温补适宜。
【酸菜炖粉条】
配料:
酸菜一包(真空包装即可),带皮五花肉450克,粉条或粉丝,水,姜,糖,盐,麻油,葱花适量,蒜泥,酱油适量。做法:
1、大锅中倒入水,约9杯,五花肉稍冰硬一点,切成大薄片,放入锅中,与姜片煮至沸腾。转小火,捞去上面的浮沫,加入糖,继续煮约40分钟,直到肉片软烂。粉条泡温水至软备用。
2、取出酸菜放入锅中同煮至再度沸腾,此时放进粉条或粉丝,煮10分钟左右,加入麻油拌匀,洒上葱花就能吃了。3、吃的时候可以附上一碟蒜泥酱油蘸肉片吃。
功效:
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能都迅速地补充热量。
【木耳冬瓜三鲜汤】
配料:
冬瓜150克,水发木耳150克,大米15克,鸡蛋1个,食盐、水淀粉、味精、麻油各适量。做法:
1、将冬瓜去皮洗净切成片;木耳、大米洗净备用;鸡蛋打匀摊成蛋皮后切成宽片备用;
2、锅内加鲜汤上火烧开,下入米、木耳煮沸5分钟,再将冬瓜放入,开锅后撒入食盐、淀粉,起锅前倒入蛋皮,淋上麻油数成。功效:生津除烦,清胃涤肠,滋补强身。
【西红柿牛腩汤】
配料:
西红柿3个,牛腩350g,葱,姜,料酒,盐做法:
1、牛腩过水去血末,葱姜爆锅炒牛腩,肉紧了喷料酒,放盐,炒下,不要加酱油,加水或者高汤,水不要多了,刚好过肉一点就可以了,转高压锅上气小火压20分钟。
2、压肉的时候炒西红柿,用葱末小火炒成西红柿酱,牛腩压好了倒到西红柿酱里焖一会儿,让牛腩吸收西红柿的味道,看口味调味。
功效:
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动物蛋白,营养全面,老幼咸宜。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小雪节气到来之际,小雪养生该怎么做呢?小雪节气讲究温补,温补吃点什么好呢?小雪节气不妨喝一些养生汤,不但能够滋补养生,更能暖身暖心。今天食神为大家推荐一道海参乌鸡汤。
擅长领域:内科疾病,尤其是在呼吸系统(如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和消化道疾病(如胃肠炎,胃溃疡,脂肪肝,肝炎,胆囊炎等)诸病种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女性不孕、卵巢早衰、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等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擅长病后及术后身体调理。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