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一场东北限电:十万医生打算出逃东北

2021-09-29 09:26:30梅斯医学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些年来,随着东北经济和人口的进一步塌陷,不止是医疗界,包括教师、公务员、技术等在内的多种职业人员都产生了逃离东北的想法,并衍生出一种“南下潮”。

据媒体报道,9 月 25 日,因吉林电网已超出电力供应能力,为保证吉林电网安全,舒兰市供电中心已接上级调度命令,拟于 9 月 25 日对舒兰市区部分线网进行限电,其中就包括爱民医院。

爱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白天的正常运转是基本能够得到保证的,而晚上供电情况则受到了一些影响。

「晚上供电确实会影响到夜班值班对病人的处置,很多 CT 之类的项目查不了,确实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

由于爱民医院本身是一家社区医院,收治的病人危重程度算不上很高。所以,倒也没有因为本次限制用电造成延误救治时间等严重后果。

但该负责人也表示,医院自身后备发电机功率不够,无法保证电梯等大型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已经爬了好几天楼梯。

据她介绍,当地其他医院可能存在着中央空调供给暂停的情况,「我们医院没有中央空调,所以不存在断供。那医院肯定是要先保证要紧的仪器能运转,至于中央空调的优先级可能就会往后缓缓。

此外东北地区还涉及到多家医院被限电或停电。

限电一发生,就有来自吉林和黑龙江的多名医生向梅斯医学抱怨道:“真可笑!虽说我们医院也有自己的发电系统,可他们也真敢停我们医院的电,那可是性命攸关的事啊,真不想呆在东北了,疫情乱糟糟的,如今连用个电都要限制了,我想去南方,南方才是我们东北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当然,限电只是表面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东北经济和人口的进一步塌陷,不止是医疗界,包括教师、公务员、技术等在内的多种职业人员都产生了逃离东北的想法,并衍生出一种“南下潮”。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林主任告诉梅斯医学,十年前和他同一批次毕业的同学,50个人中只有10人尚留在东北各地市的不同医院,其余则分散在江浙沪粤,随着东北的衰落,只要南方(医院)来挖人,基本就能把医生挖走。

“你看看东北成什么样了,破败的城市面貌,只低不高的工资,还有复杂的人情往来,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好处一点没捞到,全是付出了;医院没一点发展,半死不活的,别说医生了,就是农民工也不想来东北打工。”黑龙江中日友谊医院程医生这样告诉梅斯医学。

针对“医生南下潮”,很多人议论纷纷,但以此批判东三省的医疗制度,甚至是批判当地政府、人民,都是非常不恰当的。

我接触过不少来自东北的同行,以我个人观点,中国医科大、哈医大、吉大的培养水平是很高的,即使是一些知名度较低的高校,学生也比北方某些省份强得多。

但是医院的问题,又是另一回事。

医院实际上就是个政府的放血槽,对当地产业促进、经济拉动、税收创建的影响力很低,反倒是会吸医保的钱,甚至需要政府直接补贴。

富裕地区不在乎这点补贴,就当搞民生工程了,可政府财政如果不充足,那就……

对于小城市来说,医院必须半死不活的,医院越好,医疗水平越高,开销就越大,就更无法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医疗系统了,这着实也是一种无奈。

逃离,几乎是每个东北医生都有过的念头

“你看我同事,辞职去了杭州某三甲医院,年薪涨了三倍,日子过得可滋润了,我要不是舍不得我年迈的父母,我也去杭州了,可是我能离开东北,我的父母却不能。”李医生接受梅斯医学采访时这样说道。

有不少医生都有过逃离东北的念头,可东北是他们的家,这里有无数羁绊,真要离开时,却又舍不得了,即使那些已经成功离开的人,心里也饱受着巨大的煎熬。因为他们的亲人都还在东北,有的人去了南方和妻儿一年都见不到面,有的人,父母生了病,他们却只能干着急。

逃离或留下,时刻折磨着每一位内心有冲动、有想法的东北医生。

从 2018 年 8 月~ 2021 年 8 月 10 日,通过丁香人才投递的东北三省医生简历数,多达 24 万份。

从各省市向东北投递简历的次数来看,其中辽宁省医生投递简历的次数最高,高达 24 万次;黑龙江省次之,共 12.8 万次;吉林省排第三,4.9 万次——东北三省相加,高达占投递简历总次数的 74.5%,而外地流入却极少。

东北医生的投递方向,意向职位留在东北三省地区的占比仅 13%,也就是说,其他 87%的简历都投向了东北以外地区。

经济持续低迷,东北医院吸引力严重不足

“如果南方的医院待遇更丰厚,发展更有前景,气候还不冷不热,你难道不想着去吗?”有网友这样评论道。

事实上,除了吉大系和一些省级三甲对医生们尚有不同程度的吸引力外,其他各地市的医院对医生们的吸引力都很小,这当然和经济有非常大的关系。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是钱的问题,东北有些地方没钱了,有技术的人提桶跑路,这叫良禽择木而栖。

我们从以下城市近十年的排名就可以看出,东北能打的城市这十年来城市地位统统下降得很厉害,没有钱,人才自然留不住。

东北某地级市卫健委的一位官员,也讲述了自己的观察。

「有一次我在深圳那边待了几天,去旁听当地的会。一个地区要建医院的时候,一般情况,政府投入都会往下砍预算,深圳却是往上加预算。10个亿的预算,它会往上加到15个亿。总的来说,深圳财政预算比较充足,公共卫生收入比较大。」

孙成铭曾是哈尔滨某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主任,对于东北与东南沿海医疗投入的差别,他有着极其深刻的体会。

他说道:“发展是需要钱的,在东北三省,医院没有那么多钱,什么都做不了,我南下去广州,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缺的只是病人。在我以前的医院,干什么都得去借,人手不够,去别的科室借,没有心电图机器,也去别的科室借,好多科室都是共用一台机子。”

研究显示,2008年~2017 年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财政医疗卫生服务支出的排名次序依次为——东部区域、西部区域、中部区域和东北区域。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支出由 2008 年的 215.12 亿元增长到 2017 年的 913.02 亿元,10 年增长了4.24 倍,年均增长率仅为 17%,在四大经济区域中增长速度最慢、排名最后。

从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占社会医疗卫生服务总支出的比例来看,东部地区约占 40% 左右,而东北地区为 10% 以下,依然垫底。

人情太重,官僚气息太浓厚——“共和国长子”的固有顽疾

东北医院的人情纠葛是很复杂的,有网友介绍道,他们医院职能部门的员工全是院长和副院长的亲戚,这些人来医院养老,给临床医生带来的感觉就是——养了一群庞大的吸血鬼!可是医生们敢怒不敢言,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咽了…

另一个,东北医院体制相对来讲更加排外,医院里都是自己人,利益分配集团相对稳定,外地人想要融入,可以说十分困难。

黑龙江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说起了东北人情社会里——人情的重要性。

他坦言,曾经有一个口腔科主任,个人水平很高,带来收益也很好,但上面就是不给晋升,分配的奖金少,但如果你和医院院长关系好,发奖金就多。评职称,晋教高,都需要事先打点,不然评审根本过不去。

有网友告诉梅斯医学

「我小时候去哈尔滨的时候,真没觉得比上海差哪里去。现在哈尔滨别说和上海比,能打赢隔壁的昆山就好。但是已经修好的路不能荒废,已经建好的医院不能倒闭。政府没太多钱,还要不停维护已有基建,怎么办呢?消费降级呗。医院消费降级,那就是医疗水平原地踏步,尽可能压低成本。体现出来的就是拒绝学习,官僚主义作风。」

这是一种可悲!

正因为东北有些医院的管理有些陈旧,办事流程不那么通透,禁手禁脚,思想不开放,才令很多医生产生了想要“南下”的想法,在这些方面,上海和深圳等南方城市还是要强得多。

这就不得不令人想起那句屹立不倒的真理:一切看不顺眼的,归根究底,穷才是原罪!

人才流失?更深层次是人口流失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人口占全国 6.98%,下跌 1.2%,东北地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持续加重。与此对应,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呈现正增长,其中全国人口增长较多的地区,前三位都在东南地区:广东增加 2169 万人、浙江增加 1014 万人、江苏增加 608 万人。

由此可见,东北医生的“南下潮”是和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同步进行的。在东北,人都留不住,想要留住人才,那更是不可能。遥想八十年代,东北的医疗系统人才济济,多个学科在全国排名前列,非常辉煌,那时候东北率先完成了工业化,发展势头不可阻挡,相应的,医疗行业发展也迅猛,可惜,之后却停滞不前了。

大连某三甲医院检验科的许林,也讲述了东北医院面临的困境。

「我们医院还是比较雄厚,走的人没那么多,没出现人才断档,但我在齐齐哈尔三甲医院的同学,医院离职的很多 40 多岁的人,正是科室的骨干。」许林说,还有一波走的是「下一代的老教授」,这些教授也是中坚力量,比他们老的已经退休,刚招的学生还难担重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进一步低迷,人口进一步流失,困局将无法得到解决,这将会形成恶性循环。

不止是东北,欠发达地区的医生都在往经济强省强市迁移

回想自己年少时和朋友在校园里许下承诺,大学毕业后回来建设家乡。真的走出校门时,才发现,这个叫做家乡的地方没想留下我们,如果经济得不到发展,出走的又何止是医生。

医生这个行业只是东北众多职业及其他人口流失的一个侧面。据我所知,海南三亚这边很多东北人来定居,哪怕只是一个偏离三亚市区很远的小县城,走到哪都能碰到东北人。印象最深的,去年疫情比较松那段时间,好多东北人过来,生怕疫情再次封锁被困在老家,这是一种说不来的感受,觉得很悲伤的感觉,背井离乡几千公里,自己也很无奈。

不止是东北,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是如此,各种人才都留不住。薪资待遇低不说,人情社会也让人身心疲惫。

兰州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告诉梅斯医学,几天前他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甘肃,去北京试一试运气。

他这样说道:“难道我就想背井离乡吗?我不想,我的亲人都在兰州,可是我的家乡留不住我。”

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失或许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可谁又能改变呢?

参考资料

[1] 微博新闻 东北限电

[2]出东北记:一场长达20年的医生迁徙潮 https://mp.weixin.qq.com/s/zL_IPmpg7BzWHc8YjS3S8Q

[3] 《东北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与居民健康水平的时空关系研究》,鲁佳,华中师范大学

[4]  知乎——《杨楼的两三点思考》[5]丁香园——东北多地限电,医院情况如何?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朱伟力副主任医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 杨大坚主任医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李乐怡主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