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你要了解这些内容
2018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4年版的基础上发布了《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全球指南》第2版,指南的主要目标人群为手术团队人员,包括外科医生、护士、技术支持人员、麻醉医师以及任何提供外科护理的人员。
图1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全球指南》第2版的封面
推荐内容共17项,涉及到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见表1),还对术前和术后护理区域的清洁频率(见图2)、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的净化循环(见图3)以及外科洗手步骤(见图4)等内容给出了建议。
表1 WHO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核心要点
图2 术前和术后护理区域的清洁频率示例
图3 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的净化循环
图4 外科洗手步骤
2019年4月,《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发布,推荐意见共22条(见表2)。这版指南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论证,借鉴美国CDC《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2017版,2018第2版)中的部分观点按照循证医学原则进行书写,结合中国SSI实践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SSI预防控制指南。
表2 中国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核心要点
笔者认真地总结了以上指南推荐的内容,希望手术科室的兄弟姐妹们能认真比对日常工作,查缺补漏。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对于不建议采取的积极措施其实可以忽略,只在清单中搜寻能够预防感染的所有可以采取的措施就可以,然后看看哪些是可以积极采用的,并且采取的措施一定要以医嘱、病程等方式体现出来。
前些天,药剂科总结药事管理问题,多次提到外科系统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达标,需要整改。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指出,可能是因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比较多、手术时间比较长,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可以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从而导致比例不达标。虽然笔者不是很清楚如果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不达标会有什么后果,但是术后感染控制不佳会直接面临高额赔偿,特别是一旦出现颅内感染,后果常常是非常严重的。
精神评估、合理使用、密切观察、积极治疗,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毕竟医疗无小事啊!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糖尿病并发症专题
擅长领域: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病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