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深陷套路的医生:当患者发现上次手术没做好后……

2019-06-21 07:14:28医脉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术前送红包,术后再要回”并不表明医生收红包“存在即合理”,而恰恰说明对收红包进行治理和打击迫在眉睫和其必要性!

  前段时间,医脉通曾发过一篇以《小心红包陷阱!医生“收红包”后没有帮忙,患者将其举报至卫健委》为题的文章,讲的就是一些有关“红包”的奇遇,就在近日,红包事件又一次上演。

  6月19日,微博名为@过去and曾经 的网友发布微博称:现在的医生真是有够恶心。看看这副嘴脸。红包没收成就诅咒人,难怪医闹这么多!!!(我姨的亲身经历)。

  这位博主@了鼓楼医院和平安南京,并且还在微博下贴出了微信聊天截图:

  从微信聊天截图中,我们了解到大致情况。

  也就是说,这名患者2016年12月,因为罹患肿瘤在南京某院住院,做了第一次手术。

  2018年8月,再次住院又在该院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两次手术中,患者自称送了4000元红包给了主刀医生,“想让他帮开好点”。

  但今年患者到上海复旦附属肿瘤医院再次手术,上海的医生却说“第一次手术就没开干净”……

  因此,患者一怒之下给之前做手术的南京医生说:“我也不想和你说什么了,你就把4000块钱还给我,就算了。我加你微信,你接收下,然后你就从微信上转给我!如果不退,就打电话去投诉,去南京当面对质!”

  这个世界充满假象,唯有疾病从不说谎;这个世界充满正能量,唯有时间从不说谎。医患关系,我们期待的是莲花,有时候长出来的却是榴莲。事前千恩万谢,事后翻脸无情。多么熟悉的情节,令人说不出滋味的悲哀!

  这又是一个同行相轻引发的医患矛盾,大家一定还没有忘记聊城假药门中的导火索,也是因为王玉清咨询了北京的专家,“北京的专家说这个药不治我父亲病!”才反目为仇,誓将陈医生逼于死地而后快。

  有一部《患者,你不能这样对待医生》的书里,说了这样一个患者算计医生的故事:

  有一位肺癌患者,一年前在一家医院做的手术,现在基本痊愈。他讲述了自己怎样在医院既能保证使用最好的医生,把手术做到最好,又不多花一分钱的伎俩。

  他的故事充满悬念,的确引人入胜。

  他说,为了做好手术,先给医生包一个大大的红包。但是,手术做完了,出院的时候,略施小计,就让医生把这个红包原封不动地给你退回来了!

  这名患者亲述了自身经历:

  他在手术前给医生包了五千块钱,医生不要,他硬塞给了医生,这样他就能放心手术。那天手术还真是很顺利,各路专家全上了。

  到他出院的时候,医生跟他和家属有个谈话,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那天,医生说,“记着吃药啊。”他说,“我们全记着呢,手术前你给我们交待的时候,我们不光用笔记录,我们还录了音!”

  结果,“我一说,那天给钱时录了音,医生就紧张了。等我们收拾完东西,护士长就叫我们去一下,拿出了那个信封,说:‘当时要是不收吧,你们患者心里不踏实,现在好了,手术完了,你们也该把钱拿回去了。’所以,就是这个办法,一定跟医生说你录音、录像了,他们一准把钱给你退回来。我把这个经验告诉好几位病友了,他们就按照我说的做,结果都把钱拿回来了。”

  像一声惊雷,炸得人震耳欲聋。三十六计,都没有这一计,这是第三十七计:患者坑医!先诱敌深入,再倒戈一击,杀个措手不及,血肉横飞。

  这种先给予、再要回,还要绵里藏针,行动中带着利诱,话语间透着威胁,不管怎么说,此类之徒,绝不是一个良善之辈;此类之举,更不是一个善良人的做法。因为,他面对的不是害他得病的敌人,而是替他治病救死扶伤的恩人!

  中国人向来讲究投桃报李,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便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也是害人之心不可有。你可以不感恩,但也用不着这么算计医生!

  的确,医生与患者无亲无故,素昧平生,却又必须同壕作战同舟共济。如果不是看病,我们与医生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相逢。医生为我们治疗,那是职业。你送不送红包他都要上班,都要工作,都要手术,都要救治。

  就像协和医院张羽大夫在《只有医生知道》一书里说的:你给了红包,医生也不会给你多缝几针,你不给红包,医生也不会给你肚子里留下点什么。他们不为你想,还要为自己的专业,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为自己的面子着想呢。

  医院是个正负两极的地方,我们不否认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不否认有极少数医生身上有被患者捧出的坏习气。但是,当少数医生的不端,遇上了患者的算计、斗心眼,搅浑的是一池水,我们这个社会还要得吗?

  更要命的是,一批真诚、极有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医生,如被几个犯小人的患者算计了,毁掉的将是整个医疗行业的信任和信心!那时,我们看病还能找谁?到那时,恐怕我们真的拿出钱来,却再也求不到敢给你下刀的医生了!

  所以,千万不要,不要去做这种很阴暗的事情!做一个什么样的患者,其实也是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患者与医生相交如同岗位上与同事相处,商业上与合作伙伴相待。你真诚了,换来的是友谊,是默契的配合,是共同的发展。正所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你邪恶了,换来的是防备,是对抗。

  医者父母心,医生是这个世界上最希望患者活下来的那个人。所以,患者对医生发自内心的真诚感谢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是人与人心灵间的交流,有了感激,原本疏离的医患关系就会变得亲近,僵硬就会变得柔软。我们现在的医患之间尤其需要它。

  每一个病人都是站立在生死界碑之处,天高地远、万物空灵。应该多些豁达,多些淡然,多些纯真,一切观照自己的心,顺性而为,不挖坑、不坑人,内心恬淡,真气自守,或许会因此得到更好的结局!

  当然,这并不是为医生收红包背书。事实上,任何时候收任何病人的红包都是不道德的。“术前送红包,术后再要回”并不表明医生收红包“存在即合理”,而恰恰说明对收红包进行治理和打击迫在眉睫和其必要性!这是对医生职业生涯的保护,也是对医患关系土壤的改良,更是对社会环境的塑造。因为,在一个不规范没有道德底线的社会环境下,谁都有可能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求医就诊小贴士第26期:妊娠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饮食?应该定期看看营养科

妊娠糖尿病是女性高危妊娠的一个十分危险的风险因素,其对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非常巨大的不良影响。据国内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至少10%的孕妇会发生妊娠糖尿病,更有研究显示如按照2011年年底修订的国内妊娠糖尿病新诊断标准统计,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更可高达18%。专家普遍认为,妊娠糖尿病如此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与国人在孕期不正确的营养饮食观念有关。那么在饮食营养方面如何做才能比较好地控制血糖,保护好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呢?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专家更多
  • 冯惠玲副主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喉科的各种疾病。尤其专治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诊)

  • 印根权主任医师广州诺亚智慧门诊部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