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无效医疗?卫生经济学家说出了真相

2019-06-17 07:00:47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无效医疗的背后,症结何在?

  国务院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达14451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55.5%,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1%。巨额的卫生投入,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医疗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也引人深思:

  动辄上万亿的卫生支出有多少是无效的,无效的医疗造成了多少直接经济负担,这些无效医疗的背后,症结何在?

  对于上述问题,致公党上海专职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卫生经济学家马进教授近日接受了“医学界”专访,就上述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真的存在无效医疗吗?

  “无效医疗是真实存在的。简单来说,无效医疗就是没有解决人们医疗需求的医疗行为。严格意义上讲,判断医疗行为是否无效,需要通过量表来衡量,如果某种医疗行为对患者而言是没有意义的,那它就是无效的。”

  对于“医学界”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马进耐心地加以阐述,“广义上来说,无效医疗还包括不能实现诊疗目的、不能有效利用医疗资源的诊疗行为。由此诞生的医院提供的较低水平的诊疗服务,则进一步造成了无效住院。”

  “而与无效医疗相对应的,则是价值医疗。”马进进一步解释说:“价值医疗,则是进行医疗干预后,对患者能够起到改善健康的作用,同时这里面还有一个经济学概念,即在单位成本内,实现最大的医疗健康价值,这包括患者价值、医疗机构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有多少医疗行为是无效的?

  “我们国家存在很多无效医疗和过度医疗的情况。”

  马进向“医学界”披露了2组数据:无效入院14.62%,无效住院日24.88%;妇科无效入院12.4%,无效住院日22.9%。

  “上面2组数据都是我牵头做的研究课题,其中第二组数据是我跟我的博士生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例,从直接经济负担和床位使用效率两方面估算无效住院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情况。”

  马进表示,他们的研究团队,在该院2012年上半年入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份病例。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由1位妇科临床护士应用入院及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AEP)对样本病例的入院、住院日适宜性作出评价。根据患者支付的住院总费用、床日费用计算无效住院产生的直接经济负担。采用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来反映剔除无效住院后床位使用效率的提高程度。

  “我们对病例的入院和住院日无效率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不同入院适宜性条件下的住院日无效率,采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描述无效住院日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最终我们发现,该院妇科的入院无效率为12.40%,住院日无效率为22.93%。剔除无效入院和无效住院日后,可节省近18%的直接经济负担。”

  马进进一步向“医学界”披露:“我的另一个博士生还将研究课题扩大到了某市,结果发现,某市无效医疗约占该市卫生总费用的15-30%。近三成的医疗支出竟然是无效的,这个数字可以说很高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