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主任刘荣主刀,利用5G网络,远程无线操控机器人床旁系统,为50公里外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动物实验室内一只实验猪进行肝小叶切除手术。
手术全程约60分钟,术区无显性失血。这是世界首次5G远程外科手术测试。
刘荣在接受“医学界”采访时表示,5G时代已经到来,虽然只是动物实验,不过新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远程手术从动物实验走向临床这个过程不会很长。
打开这扇门的刘荣是一名高年资肝胆胰外科专家,在腹腔镜、达芬奇等微创手术外科领域硕果颇丰。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他“有脑”,开创行业诸多创新型手术方法;“有胆”,挑战行业禁区,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做别人所不能;更为宝贵的是“有眼光”,始终让自己走出“舒适区”。
“新技术的发展将会让外科进入到4.0时代,外科领域将发生巨变智能时代到来,外科医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用谨慎、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新技术安全落地造福患者。”
“千里手”时代到来 外科医生能量大释放
操作延迟极低、手术创面整齐,不见一丝血迹,术后实验动物的生命体征平稳……这场近乎完美的全球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让刘荣成为行业的焦点,世界多家主流媒体进行报道。
从有想法到变成现实,刘荣和他团队用了7年。
远程手术的概念和构想基于战时需要很早就被提出,受制于通信技术、器械装备等原因一直未能落地。
刘荣表示,安全至上是医疗行业准则,手术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bug”, 对于传输、加密、稳定性等方面要求严格。
在5G技术研发之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二科团队一直致力于肝胆胰微创外科及远程外科手术的研究,但由于传统通讯媒介的局限性,导致机械操作的时延较长或使用区域严格受限,远程外科手术仍尚未进入临床阶段。
2000年,法国与美国通过海底光缆所完成的举世闻名的世界首例远程胆囊切除手术——“林德伯格手术”(Lindbergh手术),由于不能解决点对点物理连接的限制和高昂的花费问题,最终也是昙花一现。
“思路想法早就有了,落地需要诸多配合辅助,没有技术的进步实现不了远程手术。”2012年,刘荣团队对该项目进行科研立项,7年之后在诸多项目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远程手术成为现实。
5G技术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网络的提速及稳定性极大降低了手术风险,高流量数据传输的时延已极其微小,几乎都是同步进行。
“5G将会释放医生生产力,在医疗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新技术让距离感缩小,人与人将在一个平面上。”从战争中来的远程手术,能有多大作用,刘荣给出了不可估量、改变行业的答案。
以前是千里眼,现在是千里手,新技术让千里之外的医生实现身临其境,以往的外科手术,医生必须现场操作,5G传输技术让外科医生的手臂延伸到数千公里。外科医生坐在一个标准化的操作间,开展数千公里外的手术操作,极大地扩展了医生的手术空间。同时,也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缩小分级诊疗差距,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刘荣描绘出5G时代下外科医生工作场景,他可以在北京为新疆患者主刀,诸多患者不用跑到大医院进行检查,只需要到设备间选择自己所需的医疗服务即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