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了一篇奇怪的论文,大意是“对一种少见菌群感染的一次调查”——
为啥调查一下Sphingomonas koreensis(鞘氨醇单胞菌属,革兰阴性菌,暂无正式中文名)感染就能发NEJM?仔细一看才发现,嚯,原来大有来头。
发文的是NIH位于美国Bethesda的Clinical Center,全美最高级的医院之一,以向患者提供先进的试验性治疗和开展各种临床试验而著名。
这篇论文其实是他们对于“在医院自来水管道里发现了长期居住其中的少见致病菌并至少感染了12名患者”这一院内感染事故的一次官方调查说明。
论文称,通过采样病房中水槽里的细菌样本,经基因技术分析发现,这种Sphingomonas koreensis不仅多重耐药,还很可能是医院的“老员工”,至少2006年就存在于院内。
而追踪定位显示,这些水生细菌平时的居住场所应该就是医院的用水管道,因为研究人员从水龙头中采集到了相应菌群。
不过,即便2006年就存在于院内,真正发现这种机会性致病菌,是在2016年。当时,6名患者在半年内出现同样的感染问题,引发了院方的关注。
在进行菌群培养之后,他们注意到,其中4人感染的Sphingomonas koreensis为多重耐药的类型,且四人当中,三人以死亡收场。
但是,NIH相关负责人表示,并不能因此确定这些患者是由于感染耐药致病菌而死亡。
这批死亡患者当时正在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由于移植术需要免疫抑制治疗,因此造就了易感条件。而患者本身的疾病情况较为复杂,究竟为何而死,无法确定。
论文中提到,这一事件已经引发了NIH对于自来水管的整改,目前已经实施的方案有两种:第一,提高水温;第二,多加氯。
虽然简单粗暴,但可能真的有效,因为自从实施这两条以来,NIH Clinical Center就再没发现Sphingomonas koreensis感染的患者了。
以上就是NEJM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了。
不过,养了10年才发现Sphingomonas koreensis,倒也不能完全怪NIH。因为这种机会性致病菌,直到2014年才上报了首例人类感染案例。
2014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上的首例病例报告
病例显示,一名年轻女性患者,自2011年11月起,至2013年9月期间,反复发生细菌感染脑膜炎入院。治疗过程中用过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庆大霉素,静脉注射到鞘内注射都试过,一直没能摆平,也长期未能确认导致感染的病原体。
直到2013年2月分离出S. koreensis分离株,才确认了病原体。不过由于这是第一例被发现的感染人类的S. koreensis,医生也不十分确认最佳对抗方案。最终采用口服甲氧苄氨嘧啶 - 磺胺甲恶唑治疗3周后,又口服莫西沙星2周的方案。一年后未见复发。
看起来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实际上劳师动众,还惊动了NIH的高层,这主要是由于NIH Clinical Center有几次影响不小的前科。
2011年发生过一次“超级细菌”大爆发,2015年该中心的药瓶爆发了“真菌感染”,2016年因为一份指责该中心“把患者置于风险之下”的内部报告,医院院长还“下课”了……
这份NEJM论文,也是2016年发现Sphingomonas koreensis感染和患者死亡以来,第一次对外进行官方的公开说明。
院感说明都能发NEJM,也是非常的正式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7月5日发生的北京地铁事故已造成一名男孩死亡、3人重伤,另有27人轻伤,已有9名轻伤者出院。乘坐地铁自动扶梯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发生地铁事故如何自救?39健康网教您安全乘坐地铁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