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约有2000万人罹患哮喘,哮喘的控制率仅为3%。同时,我国有慢阻肺患者4300万,却仅有不到1/3的慢阻肺是借助肺功能测定而做出诊断的,仅20%的基层医生完全了解慢阻肺的药物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荣誉所长钟南山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指出:“多年以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引起了足够重视,但慢性呼吸疾病则相对落后。基层医生对哮喘和慢阻肺的认知不足,规范治疗率偏低,基层诊疗设备不普及,治疗药物可及性也较差。”钟南山院士根据自己几十年的诊疗经验和实地考察,指出基层医院在诊治慢性呼吸疾病时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没有建立客观的指标来对肺功能进行评估。基层医院的医生一般是通过观察患者症状而非检测患者肺功能来判断病情。钟南山表示,通过对肺功能的检测,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判断患者情况,早期发现慢阻肺病情。
二是治疗药物、技术落后,治疗手段跟不上发展。钟南山提到,自己在60年前当实习医生的时候,对慢性呼吸疾病采用的治疗药物就是抗菌素、激素一类的药物。直到60年后的今天,这些药物仍然是很多基层医院主要使用的药物。虽然已经研发了新型药物,但这些药物的可及性比较差。还有一些必要的诊疗设备如肺功能测试仪、雾化吸入设备等在基层医院都不普及。
三是缺乏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维护。在基层医院,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当哮喘、慢阻肺等急性发作了,患者才到医院治疗,而一旦出现明确症状的时候,肺功能已经降到接近正常的50%。医生把患者病情控制治疗好了之后,患者不会再注意观察病情,医生也就疏于管理,没有对患者再进行随访了。而疾病反复发作,患者反复到医院治疗,就很容易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最后,钟南山强调说,呼吸慢病越早发现,逆转的可能性越大。在政策层面,近日启动的中国基层医生慢性呼吸疾病规范化诊疗项目,将对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家基层医院,3000人次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基层医生进行规范化诊疗培训,并为基层医院提供台式肺功能仪、雾化治疗泵等诊疗设备。对普通患者来说,目前,肺功能检查仍是慢性呼吸道疾病最简而有效的筛查方法,应做到像重视量血压一样进行肺功能检查。建议正常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在粉尘危害严重的环境下工作或重度吸烟群体则应每半年检查一次。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由《人民日报》健康时报资深记者叶依女士所著的《想法决定活法》正式在广州签售,这是继《钟南山传》后又一本与钟南山院士密切相关的书藉。书中贯穿钟南山院士倡导的“五大健康基石”,即心理平衡、适量运动、膳食均衡、戒烟限酒、早防早治。39健康网有幸独家专访了叶依女士,与她一起分享书中的内容,书背后的故事,以及她所认识的钟南山院士。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擅长领域:专长糖尿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及内分泌相关疾病的中医调治,对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腰痛、关节痛、月经病、皮炎湿疹等常见病均有一定诊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