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公费医疗欠账超过亿元 医院对此敢怒不敢言

2007-09-13 08:49:00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对于公费医疗欠款这个老大难问题,一些医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奈,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也大倒苦水。这种两头不讨好的事,是怎样产生的呢?记者连日来调查后有这样的发现:公费医疗欠款,实质却是公务员何时实施医保的问题。 <br>

  7月19日,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医三院副院长陈安薇在一个座谈会上说,该院公费医疗欠款超过2000万元,某些医院被欠款项甚至过亿元。她直言―――“公费医疗已经失控”。

  对于公费医疗欠款这个老大难问题,一些医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奈,呼吁多少次已经记不得了,问题照样没有解决。享受公费医疗的公务员也大倒苦水,因为有些单位为了控制公费医疗费用,明确规定职工看病一张处方单不得超过50元,有的甚至只允许30元。这种两头不讨好的事,是怎样产生的呢?记者连日来调查后有这样的发现:公费医疗欠款,表面上是结算问题,实质却是公务员何时实施医保的问题。

  沉默的医院:被欠千万甚至上亿也不敢说

  记者调查发现,被拖欠公费医疗款的现象在省、市级医院普遍存在,尽管有高达千万甚至上亿元的钱款逾期未结,大多数医院却选择“沉默”,一名市级大医院的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毕竟是‘衣食父母’,要是对外说得太多了,造成拖欠的时间更长,医院就更难生存了。”

  由于医院规模大,公费比例高,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住院的公费医疗收入占住院总收的20%多,公费医疗门诊比例则要更高,“达到50%左右。”然而正是这样的高比例,使得公费医疗欠费的数额也变得十分庞大。该负责人通过财务处统计核查数据后向记者透露,从2005年至2007年6月,未结算的公费医疗欠款累计高达6811万元。省、市、区三级公医办中,以省公医办欠款最为厉害,2005年8月以后的都未结算,荔湾区公医办则从去年1月以后也没有结算。

  在广医三院,到去年6月为止,各级公医办共有2509万元公费医疗款未结算,其中荔湾区最多,从去年1月至今共欠有1553万元未结算。

  有市级大医院负责人表示无奈,“对于公费医疗逾期未结算的问题提过好几年了,但以前一直都是在内部提。”直言揭开公费医疗欠款问题的陈安薇坦言,一直以来都在呼吁这个问题,但之前也很注意场合,“一般都是在市人大、区人大这样的小范围场合才提。”但这次没想到会被记者报道出来。

  相对于一些医院负责人愿意不公开姓名地接受记者采访,中山一院有关负责人透露,医院目前被欠款数额也高达千万元。无论是被欠款上亿元的省人民医院,还是中山一院等其它大医院,均不愿正面回应该问题,纷纷仍以“不方便谈”为由拒绝记者采访。

  无奈的三角债:收不到钱,医院只好欠药商

  陈安薇表示,一直以来,公费医疗结算都是这样,等到财政有钱就拨一点过来,尽管拖欠的结算款还是会还上,但旧账刚结完,新账又产生,因此医院为公医垫钱成了常态。“大医院财大气粗,这几千万无所谓,但中小医院就不一样了。”陈安薇分析,省、市两级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规划都差不多,但后来省级医院政府投入增大,引进人才增多。而市级医院普遍是在2000年以后才开始“起步”,跟省级医院比,已经晚了,所以每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

  “你看我们旁边的护士学校,把它买回来花了2000万元,20000万元还是能办很多事的。”陈安薇说,如果医院无需为公费医疗垫付这笔钱,就能把它拿来买设备、仪器,投入医院硬件维修,改善病人的住院环境。

  一家三甲医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除了影响医院自身发展,公费医疗欠款还生出一段“三角债”:医院要发工资,搞基建,无奈之下,只有欠药商的钱。“尽管今年阳光采购规定药款要在60天内还清,但有些医院长达5个月都不还。”该负责人表示,药款逾期不付,也导致被欠款药商拒绝供药,影响了医院医疗业务的开展。

  陈安薇表示,现在有些医院负责人开始担心,今后公医转为医保后,这些欠款会不会成为“烂账”?

  “受害”的公务员:限制处方金额,看病很烦

  公费医疗为何会如此大面积地发生逾期结算问题?一家大型市级医院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分析,本身政府财政投入有不足,另一方面也与医疗设备、药品等方面的费用上涨有关。

  “公费医疗初期管理得确实不好。”业内专家认为,公费医疗“一人公医全家受惠”的现象跟公医管理制度的松懈不无关系,管理制度不完善,让很多人钻了空子。

  “现在公务员要转成医保,公医管理的相关条例似乎有些停滞不前,因此政策上的漏洞一直存在。”陈安薇表示,如今,加快公务员医保的呼声不仅来自于医院,也来自于公务员群体。

  据了解,针对目前公费医疗欠费情况,有公医办开始限制处方的金额,如荔湾区规定一张处方不得超过50元,一天不得超过两张处方;而有些区则规定一张处方不超过100元或150元。记者采访发现,不少享受医保的公务员对此抱怨甚多,“有时候想开的药不敢开,有了这个金额限制就只得三番五次跑医院。”不少人觉得,仅在处方单上做金额限制不仅不能阻止那些想钻空子的人,还给正常看病的人带来了不便。

  链接

  7月19日,广州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前往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社会保险惠民政策座谈会,代表们提出,目前公费医疗的欠费情况相当严重。陈安薇代表提出,在她的印象中,公务员医保已经说了将近10年,但至今依然没有实施起来。公费医疗已经处于失控状态,一方面是公费医疗单位拖欠医院费用数额庞大。而另一方面是享受公费医疗的人越来越不满意其待遇程度。在一些单位,为了控制公费医疗费用,规定职工看病一张处方单不得超过50元,有的甚至只允许30元,人们对公费医疗的不满已经越来越大,是到了改革公费医疗的时候了。

  原因探究:结算问题

  市级单位快 省区单位烦

  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单位分省、市、区三级,按分级政府实行管理,其中广州市一级的人数最多。

  市一级公费医疗次月结清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大代表去年提出关于公费医疗结算太慢的议案后,劳动保障部门已经调整结算办法,目前市一级的公费医疗结算已经实现次月结清。

  广州市医保中心主任张秋红介绍,从去年9月开始,市医保中心每月10日前完成受理市公医各挂钩医疗机构报送的上月《广州市公费医疗挂钩医院医疗费用月结算申报表(门诊/住院)》及软盘后,即在10个工作日内容完成医疗费用初审和月结算报表数据录入工作,生成医疗费用拨付表,进行预算结算,按90%的比例(剔除超支分摊费用)先

  预结算给各挂钩医疗机构。

  市医保中心在组织预结算拨付工作的同时,进行记账单数据录入及费用审核,之后将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与预结算拨付费用差额(即暂未拨的10%费用)进行核对清算,多退少补,再与当月受理预结算费用一起拨付给各挂钩医疗机构。“最后,市医保中心每月将编制好的拨付报表报送广州市财政局,由广州市财政局直接接将费用划拨给各挂钩医疗机构,实现广州市财政直接支付。”张秋红说。

  一些单位无钱又超支

  市级单位的结算基本不成问题,但省、区两级就令人头痛。医保处负责人称,这和各级、各区的经济能力有关,广州有的区做得很好,如黄埔;有的区则差些,如荔湾。市医保中心对各区公医办只有业务指导关系,结算问题仍需各区解决。

  据了解,目前广州个别区公医办的账户都成了空账。这不但有财政支持力度不足的原因,还存在超支部分单位没钱分摊的问题。持医疗证看病的公费医疗享受单位,公费医疗经费定额的80%由公医办统一管理,用于支付干部职工在定点医疗单位门诊、住院的医疗费。这部分经费年终结算时如有结余,医疗单位和享受单位各得结余部分的50%。如果超支,其超出部分,由财政、单位、医院按“5:4:1”比例分摊。而干部职工的家属超支部分,则由单位、医疗单位按“9:1”分摊。一些单位没有钱,以致无法转账至公医办账户,加剧了公医费用的结算问题。

  公务员医保问题:方案改了N次工作仍属“前期”

  记者采访发现,面对“老赖”单位,医院和医保中心、公医办都想尽了办法“催数”。医院要么以床位紧张等借口婉言拒绝“老赖”单位人员的就医,要么申请不再与该单位公医挂钩。医保中心、公医办除了三番四次催缴、张贴通告、全市通报,还采取了限量购买记账单的做法。一些原来每月可以无限额购买记账单的单位由于拖欠公费医疗费用,如今限额只能买100张。

  “这些历史问题都将在医疗保险实施后得以解决。”医保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医疗保险账施前,对清算公费医疗欠账将有全盘考虑。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郑玉华曾表示,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不是没有做,内部在不断地做,方案已经形成,并且已经有过七八次修改。目前还在做前期工作。对于公费医疗欠费问题,市一级的公费医疗还是不错的,规定三个月内就要付清,当月付清90%,基本在次月结清。

  陈安薇坦言,公务员医保改革拖得越长,便会越加深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冲突。希望尽快出台有关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公费医疗带来的种种问题,早日让医院和公务员双方都满意。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2011年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新闻发布会

2011年广州十佳三甲医院、优秀科普院长媒体见面会暨2011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新闻发布会于12月29日下午召开,由超过两千万网友投票参与,历时三个月,经过多位专家终审的全国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广州十佳三甲医院和全国优秀科普院长榜单揭晓。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10家医院荣获广州十佳三甲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院长曾其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查振刚等10位医院院长荣获最佳科普院长。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曾广铨福建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中医药治疗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妇科疾病;应用中医手段调理亚健康、慢性疲劳疾病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青春痘、荨麻疹、咳嗽、气喘、眩晕、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小儿厌食等中医治疗。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彭树灵副主任中医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