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贪利变质成“毒窝”
2007年9月2日,法库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接到群众举报,法库县博仁医院的部分人员,与多名来自河南的贩毒人员内外勾结,使用假病例大量套购国家管制类麻醉药片盐酸二氢埃托啡片。经过侦查,警方很快将犯罪嫌疑人博仁医院院长王某及河南籍男子季某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
从2006年开始,来自河南的一些贩毒分子以每天200元“补助费”为饵,先后从外地带来癌症患者到博仁医院看病,他们把开出的盐酸二氢埃托啡片少给或不给患者使用,达到一定数量后就带患者出院,然后再把这些药片运回河南贩卖。今年年初,医院主管财物和药品采购的徐某某(医院法人代表之妻)找到毒贩的头儿,表示套药“不用那么麻烦”。双方一拍即合,此后,医院便用假病例开出盐酸二氢埃托啡片,直接卖给毒贩子。从2007年1月至8月,博仁医院共购进盐酸二氢埃托啡片27300片,除库存的1307片已被警方缴获外,大部分已通过这些毒贩之手贩卖。
案发后该医院仍在营业
记者在法库县采访时还发现了另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从今年9月案发后至记者12月初到法库采访时为止,已经成为“毒窝”的博仁医院竟然还没有被吊销营业执照。据法库县卫生局介绍,医院还在营业中。
法库县卫生局局长助理说,医院吊销执照还需要工商等部门处理,是个“很麻烦的事”,医院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资格、购买麻醉药品资质已经被取消。但是记者随后来到博仁医院发现,大门上依然挂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的字样。
主管和药监部门均称“无责任”
更加令人不可理解的是,医院成为“毒窝”,当地医药卫生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均称没有任何责任。
法库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只负责药品的进货渠道和质量,至于如何使用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数量问题不归药监部门管。
(责任编辑:黄彬)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中医对芝麻的药用有较高的认识,称它是一味强壮剂,有补血、润肠、生津、通乳、养发等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津液不足、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
擅长领域:在吉林三甲医院从事中医、针灸理疗工作二十余年。曾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研修,曾受俄罗斯政府邀请从事中医、针灸等中医诊疗工作。撰写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20余篇,并亲自带教多名中医进修学生。擅长风湿、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各种关节肌肉疼痛,中风偏瘫、痿症、哮喘、癫痫、呃逆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关节、软组织、肌肉等疾患的诊疗。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