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破解医改核心难题

2007-11-25 13:30:00中国卫生产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南京市的医疗改革能走在全国的前列,不是一夕之功。本着一心为民的思想,几年来始终坚持的卫生体系布局和从未间断的改革思想探索,终于铸就了南京医疗卫生事业今天的辉煌。
破解医改核心难题
王富华:各种保障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差距还需要缩小
 

  多层次医保成果

  南京市率先在全国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全覆盖,是其对医疗保障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和探索的结果,也是劳动保障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南京卫生工作中最大的难题--保障南京市人民群众的健康。

  南京市多年来始终把医保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用医保为全市居民筑起了健康的防线。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78万,其中包括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17.6万,灵活就业人员15.8万。经过4年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由当初农民不理解不支持变得深入人心,参加合作医疗由政府的任务指标变成了农民的自觉行动,全市农民参保率达到97%以上,人均筹资额由32元增加到132元,而参保农民自筹资金始终维持在24元。门诊报销由单纯药费扩大到检查费、化验费,住院报销按在不同级别医院就诊分别提高5-10%。

  记者在雨花台区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时看到,每间病房内有两张病床,电视、卫生间、热水器等设备一应俱全。《新华日报》曾于今年4月报道过高家库村村民胡凤英在该中心治疗的情况。该中心的医生陈德春现在还记得当时胡凤英治病还有些犹豫,怕负担不起治疗费用。通过陈医生的安慰和介绍后,胡凤英才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在南京的农村合作医疗中,住院费一天才20块钱,一次住院多的可以报到5000块,超过1万还可以享受大病补偿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看病贵主要是贵在大病。一场大病,往往拖垮一个家庭,困难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南京市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均参加大病医疗救助。参保职工生重大疾病,医疗费用在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至15万元以下的,个人自付10%,15万元以上至20万元以下的,个人自付5%。

  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无力支付基本医疗费用的人员,南京市出台了《全市实施最困难群体医疗援助方案(试行)》,援助对象的全部医疗费用由市、区(县)政府承担。困难人群密集的秦淮区还先行探路,实施城市居民互助医疗和大病救助,筹资标准为270元,低保人员出120元,低保边缘户和失地农民出170元,其余由财政承担,普通疾病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补助,重大疾病予以再补助。

  2002年,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李源潮同志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放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事实证明,看到南京今天的医保现状,李书记也表示满意。

破解医改核心难题
臧继全:医疗体系布局为社区卫生工作改革奠定了基础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概况

  南京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臧继全告诉记者,112号文件的出台,加速了南京市城镇和农村医疗体系的建设。其中对于探索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他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城区的二级医疗机构,采取上靠、下沉、转行、改制等方式进行改革,促进城区医疗机构由三级医疗网向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级医疗网过渡”。通过政府给出的“上靠,下沉,转行,改制”8字方针,为南京市区级政府办的20家医院除两家医院“上靠”到三级医院、一家保留外,其余17家二级医院全部转变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这一举措为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今天的社区卫生工作试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市通过大力推进区级医疗机构、街道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变。时至今日,南京市基本完成了以公有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主体多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指导协调、政策引导和经济调控等手段,逐步完成了合理分工、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南京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崔晓宁告诉记者,近年来,南京市始终按照112号文件的指导,着力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时至今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经过几年的调整,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目前,全市已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25个,其中中心127个、站698个,居民步行10-15分钟就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人次已占全市门急诊总量的43.58%,平均每一门诊、出院病人费用53.09元、1920.92元,分别是三级医院费用的33%、 25%。农村100%的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5%以上的村卫生室改建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城市、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就诊率分别达到35.4%、51.76%。“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正在形成。

  南京市把发展社区卫生作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不断完善“六位一体”功能,为方便群众就医、减轻医疗负担建立了有效途径。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时本着“三近”原则,即近小区、近人群、近道路,通过腾、建、改、修、拆等办法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通过结构调整、设备更新,将社区卫生机构原来单纯的医疗功能拓展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医疗和康复等六项功能,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据崔晓宁处长介绍,这六项功能的排列在这几年中始终是变化的,最初是首位是医疗,而如今医疗已经排在的第五位,南京的目标是把保健排在首位,而医疗排在末位。几项功能排序的变化代表了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重点的转移。

  “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无人问津”,曾是南京市医疗状况的真实写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多层次医疗体系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合理分流患者,相当一部分患者得了感冒之类的小病也要到省市三级大医院就诊,人为地造成看病拥挤现象,也带来就诊费用的增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健全基本改变了这一状况。

  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患者到社区就诊就成了社区卫生的关键。为了引导患者到社区就诊,南京率先建立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降低参保人员在社区就诊费用的个人自付比例,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引导到社区治疗;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有效分流患者;

  针对人们普遍相信名院名医而社区医疗水平相对不高的状况,派出三级医院医生到社区坐诊,使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名医服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南京城市社区卫生普及率从30%多提高到92.6%,人口覆盖率从不足34%提高到100%,服务人口从不足100万提高到650万。全省5个“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南京的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就占了3席,社区卫生已经成为南京卫生工作的一个“品牌”。

  江苏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认为,近年来,南京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建成的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最多,社区卫生服务城市人口覆盖率和居民选择社区门诊的比例最高,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推行最早,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探索最活跃,在全省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江苏省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等领导也先后视察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并对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破解医改核心难题
崔晓宁:社区卫生工作将逐渐将重点转向保健
 

  以点带面搞试点

  在领导的肯定和取得的成绩面前,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并没有满足现状、驻足不前;而是面对成绩,继续努力,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工作更上层楼。2007年4月,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开展“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改革,选择在秦淮区先行试点。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推荐专家更多
  • 邓小援主任医师龙岩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 周南南副主任医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 向晓玲副主任医师绵阳市肛肠病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肠易激综合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急慢性胰腺炎;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大肠息肉;肛裂;肛瘘;内外痔;同时擅长给患者提供胃肠道如何保养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