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朋友尤其是女性,50岁以后骨质疏松发生率约在30%,到了80岁后近八成都会患有骨质疏松”,丁国宪主任建议,过了50岁后应该将筛查骨密度纳入常规体检日程,在正规医院的医师指点下接受“个性化”治疗。
丁主任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伴随腰酸、背疼、身高缩短、驼背等现象,据统计,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经在慢性病中跃居第七位,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丁主任称,防治意识差、对骨质疏松症认识不足是最普遍而又最危险的一个误区。“平常很多老年朋友以为感觉良好,骨头不疼不痒,而殊不知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初期到中期都不会出现异常的感觉或者感觉不明显,如果因此不去理会或者不做检查,当发觉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时再去诊治就为时已晚了”。
丁主任建议,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主要是饮食与运动。在饮食方面,应当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充钙与维生素D,适量多喝些牛奶。此外,还应适当地加强负重运动,不仅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环,增强骨密度,特别是在户外阳光下活动,还可以增强维生素D的合成与吸收,从而有助于钙在体内的吸收与利用。
(责任编辑:温小军)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人们普遍认为,喝可乐非常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并且将可乐作为骨质疏松的唯一原因,其实这种看法并不科学。可乐尽管不健康,但认为它就是骨质疏松的“凶手”,其实是一种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