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09年是中医药发展的大年,各方新闻层出不穷,本次评选是从本年度的403条新闻中,初筛出17条新闻,最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局各直属单位、有关新闻单位、中医药社团的领导和专家等共同组成得评委会评选出10条年度新闻。下面由39健康网与大家一同分享这十大新闻吧!
2009年是中医药发展的大年,各方新闻层出不穷,本次评选是从本年度的403条新闻中,初筛出17条新闻,最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局各直属单位、有关新闻单位、中医药社团的领导和专家等共同组成得评委会评选出10条年度新闻。下面由39健康网与大家一同分享这十大新闻吧! |
NO.1《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 |
|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
|
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全文]
|
国务院出扶持意见 中医药发展添动力 |
|
|
《意见》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并以国务院名义发布,对于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近日向记者介绍《意见》形成的重大意义时表示。 |
|
王国强在解读文件时表示,《意见》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科学文化价值、历史贡献、现实地位和重要作用,这些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二是始终贯穿着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这条主线,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三是强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意见》中多处提及要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强调要按照中医药的特点和规律管理和发展中医药。四是明确把坚持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全文] |
|
|
|
|
张茅:深化医改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
|
近日,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调研时强调,促进和扶持中医药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中的作用,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
张茅要求,中医药管理部门必须把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摆到更加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快推动出台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医改配套文件,加快推进中医药立法的进程,对立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与卫生部和有关部门充分沟通和协调;要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使中医药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层次结构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阿要求。
|
|
张茅要求医疗机构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学科建设,积极改进管理方式,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有效整合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不断提高医疗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全文]
|
卫生部副部长解读新医改方案的中医药配套文件 |
|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社会上甚至一度还出现了“中医存废”之争。 |
近年来,各地在中医药事业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比如,北京市今年年初在全国率先提出,对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特色服务年度绩效考核合格的,人员基本工资和国家规定范围内津贴由财政予以全额拨付;将门诊煎药费、辨证论治费和处方调剂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目前也进入可操作阶段,中医执业医师经申请备案后可实现多点执业。
|
|
中医药如何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意见》提出,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全文]
|
|
|
|
NO.3 中医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卫生部:中医药在应对甲流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
|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昨日表示,中医药在应对甲型H1N1疫情以及其他的突发的传染病的过程中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毛群安指出,在这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医疗救治的环节,大家都知道,中医药是我国医药事业重要组成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一个特色优势。在对现在已经发现的这些病例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也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大流行的疫情的过程中,我们在物资储备方面,也对中医药有所准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组织国家中医药方面的专家拟定了关于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一些处方。[全文] |
|
全球首个治甲型流感中药启用 每袋定价为9.6元 |
|
全球首个治疗甲流的中药“金花清感颗粒”昨天获得市药监局批准,在全市启用。即日起,全市二级以上中医院和23家西医院的示范中医科都可使用该中药。
|
昨天在“首都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科技攻关奖励大会”上,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药目前属于处方药,病人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据介绍,该中药每袋定价为9.6元。这位负责人表示,中药研发成功不代表将取代甲流疫苗,“疫苗的作用是预防,中药的作用是治疗。”[全文] |
|
|
|
|
NO.4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首次评选表彰30位“国医大师” |
|
中国政府部门首次表彰“国医大师” |
|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近日举行。30名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包括民族医药)的老专家获得了“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部门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 |
获得首届“国医大师”称号的30名中医专家年龄最大的已达93岁,最小年龄也有74岁。[全文]
|
国医大师能否拯救中医 荣誉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
|
“中医出徒,是建立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和饱读经典医书的基础上。60岁到70岁这个年龄段,往往是中医成熟期。可惜的是,目前这个年龄档的老中医最紧缺。”创立“贺氏针灸三通法”的83岁的国医大师贺普仁用“青黄不接”、“断档”表达他对中医“后继乏人”的忧虑。
|
|
单凭国家出台规定抢救中医,王绵之认为还远远不够,“中医自身要争气,才能吸引更多人学习中医,传承中医。”[全文]
|
选国医大师 陷入“老”怪圈 |
|
我国政府部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评选出“国医大师”30名,年龄最大的已达93岁高龄,最小的也有74岁。 |
|
如今最为人诟病的是中医人才培养机制,用医学院取代了世代相传的师徒传承模式。至少4年的学历教育、必须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能拿到行医资格。如今又加上了一条新规矩:年龄不到70,别想当大师。[全文]
|
|
|
|
|
|
中医中药中国行军营行活动正式启动 |
|
2009年9月14日上午,“中医中药中国行?军营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卫戍区三军仪仗队驻地隆重举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总后卫生部部长张雁灵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 |
|
|
官兵们参与了中医体质辨识、中药材辨认以及中医义诊等活动。随后全军各大军区、各军兵种中医药专家组成的60支医疗队伍将陆续奔赴高原、海岛、边疆等地的基层连队,为战士们送去中医药服务。[全文] |
|
|
|
|
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 |
|
第一条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好中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中医药行业职工素质的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
|
|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劳动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医药)》中所列的中医药行业46个特有工种的人员进行技术等级鉴定(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考评。[全文] |
|
|
|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版)》颁布实施 |
|
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日前印发《关于颁布《医师资格考试大纲(2009年版)》(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的通知》。该大纲作为医师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于2009年开始使用。
|
按照新大纲的要求,2009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三站考试程序不变,但加大了技能考试分量,突出操作部分。医学综合笔试在临床类别加大预防内容,在公卫类别加大临床内容,在口腔类别加大整体医疗内容。[全文] |
2009年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内容有所调整 |
|
今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将启用新大纲。新大纲强化了临床操作的测试力度,调整、扩展了中医病证、西医病种的测试数量,将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和优势的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了测试范围。在临床操作中进一步强调考生要在叙述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
|
新大纲体现了不同类别、不同应试对象、不同层次考试的区别,并规定在对有师承者和确有专长人员的测试题目中,不再包括所有西医内容。[全文]
|
2009年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取消测试西医 |
|
“新大纲强化了临床操作的测试力度,强调考生要在叙述的同时进行实际临床操作。”有关负责人透露,新大纲还合理扩展了中医病证、西医病种的测试数量,把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和优势的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了测试范围。
|
此外,新大纲还扩展了针灸操作和针灸急症应用测试范围,进一步明确了针灸技术应用能力、针灸异常情况处理、拔罐操作、推拿技术操作的测试范围;同时,还调整了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测试范围和各站考试题量和分数。[全文]
|
|
|
|
|
双黄连注射液成首批再评价品种 |
|
频繁爆发安全事件之后,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启动了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在全国143个中药注射剂品种中,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液成为首批再评价品种。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浈表示,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将紧紧围绕保障药品安全这个核心,从风险排查、综合评价、提高标准三个层面开展工作。在生产企业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风险排查的基础上,国家药监局会分期分批组织对重点品种进行风险效益评价。[全文]
|
问题双黄连注射液全国召回 |
|
2月9日至10日,青海省大通县城关镇东门村卫生室和青山乡利顺村卫生室发生3例疑似双黄连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病例,患者静脉输液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其中,一名62岁的女性患者经抢救无效于2月10日死亡,另外2名患者被送至青海省人民医院抢救。目前,这2名患者已经脱离危险,正在逐步好转。 |
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派出调查组对该企业进行检查,对涉嫌药品进行抽验。目前,检验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全文] |
多多双黄连注射液被叫停 曾获评质量信得过产品 |
|
继今年2月,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产“双黄连注射液” 致人死亡之后,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昨天又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暂停销售黑龙江多多药业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 |
记者昨天拨打省人民医院、中山一院等多家医院药剂科电话,对方均表示无此药销售,并称目前广州很多医院都停用此药。[全文] |
|
|
|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确定 |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药管理局按照国家临床研究基地遴选程序,经过初审、复审,最终共同确定了16家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并于12月15日进行了告示。 |
|
注意到,此次告示的16个基地建设单位名单与公示阶段的名单相比略有变化。其中,公示时的“重点研究中风病的基地”在告示中改为了“重点研究冠心病、中风病的基地”,该项基地建设单位仍为公示时的天津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吉林省院。 |
|
而公示中的“重点研究心血管病的基地”在告示中改为了“重点研究高血压病的基地”,建设单位由公示时的天津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院2家减为山东省院1家。其余均与公示名单一致。[全文]
|
|
|
|
|
世卫组织敦促会员国全面发展传统医学 |
|
6月1日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日前闭幕的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了由中国发起的《传统医学决议》。该决议也是世卫组织1978年发表关于倡议各国政府将传统医学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的《阿拉木图宣言》以来,第一次通过的敦促会员国全面发展传统医学的决议。
|
|
《决议》肯定了近年来传统医学在全球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并特别提到2008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世卫组织传统医学大会及通过的《传统医学北京宣言》。《决议》敦促会员国根据各自具体情况,考虑通过和实施《传统医学北京宣言》。 |
|
据了解,传统医学正在世界各地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印度和埃塞俄比亚,分别有70%和80%的人口依靠传统医学防治疾病;瑞士最新的一次全民公决结果显示,86%的瑞士民众愿意使用替代医学;而正在考虑修改《医院法》的奥地利则计划在医疗机构中设立针灸中心。
[全文]
|
|
|
|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早些年间,随着西医学科潮流的侵蚀,中医存废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在那个时候,中医药几乎得不到生存的空间。我们都深知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今传统医学的治疗理念正逐渐为世界所接受,传统医药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
 |
责任编辑:唐静 实习编辑: 麦伟贤 监制:文建国 |
|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