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华锐藏医藏药入选甘肃省“非遗”
在近日公布的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华锐藏医藏药被列入其中。
华锐,是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别称。华锐藏医藏药是藏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全面继承藏医药学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人文、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华锐藏医特别重视非药物的心理疗法、火疗、放血疗法等。在忠于三因学说的基础上,吸取了一些中医理论,因此,许多名老藏医都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华锐藏药炮制方法有一百多种,其中烧、煮、熬、泡、炒、煎是最为常用的,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具体的炮制要求。天祝藏族自治县将藏医药列入当地支柱产业进行重点扶持。以华锐洁白丸、华锐肾宝、华锐药浴甘露汤和仁钦佐它、七十味珍珠丸等为代表的华锐系列藏药,深受患者青睐。
2008年3月:大力推进维吾尔医药产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滕玉芬建议要加大对维吾尔医药的支持力度,使维吾尔医药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 滕玉芬:“在农牧区维吾尔医在当地的农村里还是非常需要的,一共全区有43家维吾尔医院,基本上病床都是满的,但是维吾尔医在全国是比较默默无闻的。”
近年来,我区维吾尔医药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资金不足,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落后,在临床研究、医院发展规模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滕玉芬委员认为,要努力营造维吾尔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尽快改善维吾尔医药后继乏人的现状。
全国政协委员 滕玉芬:“希望国家对我们维吾尔医加强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以后我们可以在维吾尔医院以及它的科研方面还有有些维吾尔医药材种植基地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发展,这样的话就可以对维吾尔医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包括它的药材基理等等,让维吾尔医发扬光大,能够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
2008年4月:73种蒙成药首次被纳入内蒙古社区用药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日前制定并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参考目录》,首次将73种蒙成药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用药范围。
这一参考目录是在内蒙古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经过科学论证,结合自治区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发病特点,人们的用药习惯和民族医药特点的进行制定的。
遴选的药物标准是安全性大、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并首选已列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品种。参考目录包括常规用药品种共675种,其中包括基本西药328种、中成药274种、蒙成药73种。纳入医保范围的药品占88.9%。中成药和蒙成药全部为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复方制剂药品。
2008年7月:“畲族医药”跻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务院近期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浙江"畲族医药"项目名列其中。
这是浙江继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一入选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是和蒙医药、瑶族医药、苗医药、侗医药、回族医药同批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医药类项目。
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畲族医药长期在民间流传,在治疗跌打损伤、蛇伤、风湿、黄疸肝炎、小儿疳积、肺炎、骨髓炎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有着很多祖传秘方和经验方。但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且许多民间畲医年事已高,再加上传男不传女等习俗影响,畲族医药濒临失传的危险。
为了抢救和保护宝贵的畲族医药,在浙江省政府和省卫生厅、省民宗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于2001年成立了"丽水市畲族医药研究会",并由丽水市卫生局牵头成立了"畲族医药研究与开发"课题组,对畲族民间医药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调查与收集,基本查清了畲族医药的现状。
通过走访丽水、金华,以及福建省宁德,广东潮州,江西铅山等畲族集居地,课题组共调查采访了200多名畲族名医和传人,收集到诊治病种776个,处方1600多个,畲药2652种。课题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畲医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特色疗法、常用病名、畲药使用特点及独特性等,并编撰出版了40万字的《中国畲族医药学》。
(责任编辑:张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擅长领域:开设中医肾病专科 ,主要使用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各类泌尿系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结石、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此外,并擅长治疗中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以及慢支炎、胃脘痛,抑郁证等内科疾病。
擅长领域:擅长各种疑难复杂皮肤病,尤其是面部损容性皮肤病(痤疮、玫瑰痤疮、白癜风、黄褐斑等)、化妆品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以及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