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说:人莫过于食色二欲。食能使我们延续生命,色能使我们繁衍生命。既然我们的生命要通过食物维系,那么饮食就显得至关重要,勿庸置疑,一日三餐就是我们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现代营养免疫学说:营养的基础是饮食,饮食的物质来源无疑就是我们的一日三餐。现代营养免疫学更是对自古至今“民以食为天”在当今社会最好的诠释。
这就为身为营养师的我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确立了目标,开始了我的以“一日三餐对健康的影响”为主题的公益健康知识普及之路。当一场场或社区、或企业、或政府、或聚会等不同形式、不同场合的健康知识的传播后,看到无数渴求健康的眼神、顿悟的神情、释然的笑容,都是对我莫大的支持与鼓舞、肯定与信任,这种支持与信任,激励着我在各种与健康相关知识领域,不断探索与发现,不断学习与提高,不断实践与总结。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我主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导向,以一日三餐如何搭配饮食、均衡营养及提升自身免疫力为主题,以实例阐述免疫力的重要性、特性、如何判别免疫力的高低及如何提高免疫力。按照“营养免疫学”理论,将所有营养素归为七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及膳食纤维,分别讲解不同营养素的特性及其生理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始终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观念为导向,弘扬中华民族的药食同源理论及食疗食养文化;突出遵循自然、天人合一;强调预防大于治疗;将“治未病”理念贯穿始末,以实例说明预防保养保健的重要性,以:通俗易懂、经济实用、操作性强获得所到之处听众的好评;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在对个案进行健康指导过程中,不仅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还整合了各名家、学者、学派及民间最简单易行、易于操作的健康方法、方式、手法、食疗方案等,结合当今文明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动态的健康发展观,制定出调理方案,使被调理者的健康大有改观,如对不同的人介入易理,遵循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规律;对不同体质、个体差异的人渗入食物的属性;对特殊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及不同运动方式、运动手法的干预等,在收到良好效果、受所到之处听众喜爱的同时,也深感肩负责任的重大。喜闻《国民营养条例》即将出台,备受鼓舞,它是国家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我们从事健康教育使者们的肯定;
在健康教育活动中,深感一个人的健康不只是饮食结构的合理,它需要综合诸多因素:饮食习惯、起居习惯、运动、心态、心理调适、睡眠等,然而在中国仅有区区十余万营养师与上千家营养健康教育机构,面对奔小康的中国民众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在是势单力薄,而《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纲要》则为我们助力、添翼。要使《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纲要》落到实处,必须全民参与,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倡导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环境。这也是我在长期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一些思考与感悟。
王若一讲到她在普及将抗知识过程中的一些列子:
当我在学校普及健康知识,看到还有很多地区的学生迫于课后作业压力而不得不很晚入睡时,我在想:教育部门是否能为孩子的健康有些许举措?
当我在幼儿园普及健康知识,看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年轻父母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们时,我在想:除了膳食合理、身体健康外,中华民族沉淀了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如何代代传 承?我们长辈们的聪明才智在遗传给下一代的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不健康因素同 样会遗传给后代,每个人在各个生命周期都能对健康备加关注,是何等的经济与重要!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对此,有关部门是否能有些许举措?
当我在企业家协会普及健康知识,看到企业家们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协调各方关系,为了维持良好的人际网络而不得不很晚入睡时,我在想:餐饮业、娱乐业是否能为企业家们的健康有些许举措?
当我在社区普及健康知识,看到所到之人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且均为疾症人群时,我在想:现在人们只关注疾病而非健康,有关部门的体制改革是否能向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倾斜或有些许举措?
经过一场场、一次次的健康教育活动,面对如此强烈的公众健康需求,我心更明白:她们需要我,我更离不开她们。作为长期活动在第一线、最基层的健康教育工作者、营养师,我希望能像新东方俞敏洪先生的“像树一样成长”那样精彩,根植于大地,并从大地中汲取养分,使其更加枝繁叶茂,在营养师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如既往地与全社会共同携起手来,播撒健康的种子,收获生活的快乐。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依托第五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结合各省市居民的不同营养健康问题,定制科学营养膳食方案;在各地举办“营养中国行大讲堂”,邀请知名营养专家进行宣教,为媒体创造与专家交流的平台,给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膳食营养知识,有效地提升公众营养健康素养。
擅长领域:感冒、咽痛、发热、咳嗽、哮喘、鼻炎、口疮、厌食、腹痛、腹泻、便秘、胃炎、遗尿、多汗、抽动、失眠、结石、湿疹、皮癣、荨麻疹等病症,对痛经、手脚冰凉、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胃下垂、关节炎、脉管炎、颈肩腰腿痛、肿瘤等疑难杂症有独特疗法,并专于术后体质调理和亚健康保健。
擅长领域:2003年研究生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擅长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病、冠心病、上消化道出血、糖尿病酸中毒、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诊治。参与市级课题一项,区级课题一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擅长领域: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