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首届中国营养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以及中国营养师年会上艾学林先生把多年来的实践和感悟与大家做了个交流。
一、学以致用,溶入社会,发挥余热
我叫艾学林,退休后,由于我老伴儿使用营养保健品获益,把我也带进了从事营养保健事业的行列。我老伴儿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萎缩性胃炎,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四处求医每月都要去看几次病,各种药物吃了不少,当时觉得管用,过后仍不见效。后来通过营养保健,使症状逐渐得到了缓解,而且体质也渐渐得到恢复和提高,至今已经连续四年没有看过病,而且精力充沛。过去总是发愁医药费的报销,而今连续四年,年底单位主动问她有没有报销的单据?这引起我对营养保健知识的极大兴趣。最初在我初学营养保健知识时,联想在部队当卫生员时曾学过的医学知识倍感亲切,但系统的营养保健知识必定从来没有学习过,隔行如隔山。所以,后来朋友跟我介绍 “营养保健师”培训班时,我就积极地报了名。我取资格证书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为得到系统的知识教育;第二,为了今后的工作名正言顺。
其实拿到证书后,更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你要对所说和所做的事负责,而且充分发挥余热,有责任把所学到的营养保健知识和健康的理念向周围的人群传递。2006年10月我拿到“营养保健师”证书后,就给自己定位支持老伴儿的营养保健事业,因为我这个退休年龄不可能有哪个单位来接收。学以至用,第一受益者首先是自己,然后是家人,接着是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当然,还有我们的健康纤体俱乐部。但自己必须首先受益,因为咱从事的是营养保健事业,给人家送去的是营养健康的理念,连自己都营养不良,一脸的苦像,你拿了证书也没人信。所以,营养保健的知识、技能必须先用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营养保健的形象大使。
“健康纤体俱乐部”是我们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的事业平台,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彼此和谐融洽。“纤体”是引进的减肥项目,如何深刻领会其纤体的原理,如何灵活运用实操,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是俱乐部全体成员急待解决的问题。我就把在营养班里学到的知识,同大家一起分享。纤体俱乐部为顺利的开展工作,需要培养合格的减肥指导顾问,我就承担了顾问的培训工作。实践使我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我选择的定位没有错。
二、在实践中不断充电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要跟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与时俱进。于是我又参加了首届“健康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习,因为这对我提高在俱乐部开展小范围的营养知识普及十分必要。
在从事纤体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培训与自学捋出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即从分析人体体重的成分入手,得出控制体重的实质,是控制脂肪占身体里的比重——脂肪率。由此使认识进一步升华,不能光做减肥,减肥只是针对超重和肥胖的部分群体,多数人需要保持体重,另外还有需要增重者。所以,须从单纯的减肥改为体重管理,扩大服务范围。特别通过健康教育培训懂得了生活方式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约占60%。而且人体的能量平衡要通过人们的行为去控制的。所以,人人都需要进行体重管理,而且要管理一生。故〈体重管理是每个人一生的健康管理〉成了我的结业论文。
另外,实践——充电,充电——实践,促使我学到更多的东西。例如,在制定纤体计划之前,对客户先要进行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的咨询,特别是了解身体状况,我们要求一定要有半年以内,在医院或体检中心开据的血项检验报告。面对各种检验项目以及值域的意义,自己不是医生有的看不懂,怎么办?我买了一本〈专家解答化验报告〉。再有,为具体了解咨询者的身体和营养现状,我门要用虹膜检测技术。还有,为解答患有慢性病的人咨询和营养调理,经常参阅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临床营养学〉和由孙树侠老师主编的五本《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丛书》及清华大学翻译出版的〈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等。在自学中,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我在培训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特别在这次高峰论坛会上,又喜悉“中国营养健康信息化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推动全民营养健康素质全面提升的大手笔,也使我们今后的充电获得永续提高。
三、要全心全意的跟进服务
不论在实施纤体计划或在对待客户的营养调理上,我体会到:必须做全心全意的跟进服务,才能取得客户的信赖和达到满意的效果。
以纤体减肥为例,俱乐部定期开展纤体知识讲座,介绍原理、方法、标准以及相关营养与健康的知识。客户同意采用纤体计划后,对客户进行营养和身体方面的详细咨询,包括体检报告,虹膜检测,身体测量以及减前拍照等,一一记录存档。制定的纤体计划要经本人同意后双方签字。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每天都有纤体顾问亲自指导,对每天进食的餐次、餐量、营养补充、饮水、运动量以及体重和脂肪率的变化等等,一一做跟踪记录,以便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实施和取得最佳效果。在执行纤体计划的过程中,就是对客户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种矫正,通过执行计划使客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纤体计划的真正目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减法方法,体重管理是人一生的管理,只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持纤体不反弹。在纤体计划实施告一段落后,同样按照减前检测的项目,一一再做一次检测,通过对比用数字来评价结果。同时告诫客户,纤体计划是为自己管理体重打下一个基础,纤体计划的结束绝不是体重管理的结束,恰恰是你自己管理体重的开始。
所以说,营养师不仅是健康的维系者和守护神,更是营养健康产业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只有我们的不懈努力,发扬营养师的精神,那时候我们无愧于社会,无愧于国家,我们更是健康天使。
(责任编辑:杨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依托第五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结合各省市居民的不同营养健康问题,定制科学营养膳食方案;在各地举办“营养中国行大讲堂”,邀请知名营养专家进行宣教,为媒体创造与专家交流的平台,给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膳食营养知识,有效地提升公众营养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