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医学知识水平的局限,人们对于体检报告上的数字和陌生的专业术语都是一筹莫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求助于专家,专家在健康管理中作用凸显。据调查,对于体检报告中的内容,82.10%的人都会优先选择咨询医生,选择自己查找网络书籍的占17.54%,而咨询新朋好友的比例较低,只有4.55%。这是因为,网上的信息通常非常繁杂而且良莠不齐,人们对于信息的筛选会比较慎重, 而亲朋好友受专业知识的局限,其效用不大,可见咨询医生是一个最为保险,也最为直接的办法。而人们在得到体检报告后,体检后希望咨询医生建议成了人们的首选,比例达57.52%,专家作用进一步凸显。专家认为,拿到体检报告后,咨询医生,作后续检查,调整饮食习惯等都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应该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体检报告对于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体检者应该保留每一次体检报告。这样在以后的体检时,医生就可以结合以前的体检报告作比较,更容易发现身体的异常情况。通常投保个人寿险,体检报告是十分重要的健康证明。所以,体检者应该重视体检报告。
专业水平成首要标准,医院体检机构“走俏”
当下,医院(含国有医院和民营医院)体检中心和专业体检中心是国内体检市场上的“主力军”,两者共同推动着我国体检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于是,在众多的体检机构的包围下,人们就有了一个选择倾向的问题。结果显示,76.27%的调查对象更倾向于选择医院体检中心;23.73%的调查对象青睐专业体检中心。医院体检中心“走俏”。在这种选择倾向的差异性背后,实际上暗含着人们对于这两种体检机构的比较:29.29%的调查对象认为医护人员水平差异是两者的最大差别所在;20.52%的调查对象表示两者在检查设备上有差异。
两者的差异还表现在服务差异(9.81%)、价格差异(8.25%)。据进一步调查数据显示,服务水平方面,过七成(74.13%)调查对象认为医院体检中心服务一般;6.85%的调查对象认为医院体检中心的服务很好;11.80%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其服务不好。有超过五成(52.63%)的调查对象认为专业体检中心服务质量一般;10.90%的调查对象认为其服务态度好,5.95%的调查对象对其服务质量不满意。
医院体检中心与专业体检机构的差异点会不会就是人们选择体检某家体检机构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呢?调查结果显示,差异要素的排列与人们选择体检机构的原因排列呈现出一定的重叠:对应于医护水平是医院体检中心与专业体检机构的最大差别,43.81%的调查对象会因为体检机构较好的专业水平而选择,居于众多原因之首;与服务差异、价格差异等因素相对应,选择“服务好”、“价格便宜”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94%、4.73%。居于末两位。
专家认为,医院体检中心与专业体检机构虽然形式略同,但实际上在“内涵”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例如,由于医院体检中心是医院下常设的一下检查科室,它所服务的人群较为庞杂:有患者、亚健康者及部分健康人群,在“医检”未分离的情况下,有可能会有因人群聚集而交叉感染。但是在另一方面,作为与其它临床科室紧密相联的医院体检中心,在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方面,又有着比专业体检中心较为明显的优势。选择哪种类型的体检机构,可根据体检目的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有人笑言,“花一元钱体检省9块治疗费”;也有人直言,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这种无知一方面是出自对健康知识的无知,另一方面是对自身身体状况了解的无知。体检的意义自是言中应有之义。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热爱健康的人们,“今天你体检了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龙彩霞)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胃肠肝胆等)、风湿痹病、鼻炎、咽炎、咳嗽、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冠心病、失眠、虚证及小儿感冒、咳嗽、纳呆、腹痛、腹泻、便秘等病证。
擅长领域: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发绀、困难,胸闷、心悸、打鼾……)及老年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胸部肿瘤、呼吸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胃肠功紊乱、糖尿病、痛风、骨质疏松、风湿……)的诊断及治疗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咳喘、哮证。对不孕不育、肺心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更年期综合征,胃肠疾病,眩晕等疑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